甪直古镇

甪直古镇

概况

甪直镇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部,北靠吴淞江,南临澄湖,西接苏州工业园区和吴中经济开发区,东接昆山市。2006年9月,辖车坊办事处。甪直古镇西距苏州古城18公里,东离上海市中心64公里。

2.jpg

甪直镇地处亚热带北缘,季风气候过渡类型。具有四季分明,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日照充足,雨季明显和无霜期较长的特点;四面有澄湖、独墅湖、金鸡湖、阳澄湖、万千湖五个湖泊拥抱,镇域内的河流直通周边吴淞江、阖闾塘、界浦江、清小江等六条河道,向来以“五湖之汀,六泽之冲”著称。1993年5月,被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费孝通誉为“神州水乡第一镇”;2003年被国家文物局和建设部评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。境内有机场路、东方大道、苏沪高速、苏昆太高速等构成交通网络,交通便利。2010年末,镇域总面积75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31517亩,全镇总人口64570人。

甪直古称甫里,商末属“勾吴”国。周时,境内先后成为吴、越、楚三诸侯国辖地。秦设吴县后,甫里隶属吴县管辖。唐初之后,吴县地域曾数度分合。甪直先后归属长洲县、元和县、吴县、吴县市、吴中区管辖。

1.jpg

甪直历史悠久。约5500年前,崧泽、良渚文化时期,这里便是先民聚居繁衍之地。先后易名六直、甪直,是吴中重镇之一,为历代基层政权治所。乡镇以下基层组织,明初为里、甲,后改设都、图、村(镇)。清袭明制,保留都、图,增建保、甲、牌制。民国初沿用清末的都、图,继而改区、乡(镇)、闾、邻制,不久又改闾、邻为保、甲。1949年,新中国建立后,建淞南区人民政府。1950年,淞南区易名甪直区。1954年,境域内区、镇分开,甪直镇为县直属镇,淞南区辖境内农村5个乡。此后,甪直镇与淞南乡(淞南人民公社)多次并分。1957年,撤销区级建置。1958年,又改镇(乡)、村、组为公社、大队、生产队。1980年,淞南人民公社更名甪直人民公社。1983年,撤甪直人民公社建甪直乡。1985年10月,撤甪直乡建甪直镇。2003年11月,全面完成行政村改革,原32个行政村撤并为10个行政村。2006年9月,吴中经济开发区车坊办事处并入甪直镇,设立甪直镇车坊办事处,正科级建制,下辖7个行政村。2010年底,甪直有2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。


总规

规划重点

1、确立合理的发展规模,建立适应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空间布局结构;

2、健全城镇功能,构筑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配套系统;

3、整合村庄建设空间,保护基本农田,优化城乡空间布局;

4、挖掘地方特色,构建自然与人文相交融的空间景观体系。

规划期限

近期:2011-2015 年;

中期:2016-2020 年;

远期:2021-2030 年。

规划范围

1、规划区

甪直镇域行政范围,面积约120.81平方公里。

2、镇区

西、北至吴淞江,南至苏沪高速公路控制带边界,东至规划东部镇区行政边界,

以及沿澄湖片区。

3、历史镇区

历史镇区范围:南至南昌桥、吉家浜、石家湾一线,北至金巷浜、思安浜、凌家

溇一线,西至马公河,东至育才路中段、正阳桥一线,面积为57.5公顷。

1.jpg

空间管制规划图

2.jpg

用地现状图


文化

甪直,位于苏州城东南25公里处,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。2003年入选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。

早在五六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,甪直人的祖先便在这里生产生活,繁衍生息。

春秋时期,阖闾、夫差相继建离宫、别园于斯,晋代官绅叶落归根,晚唐文豪影响深远。宋代理学传播文化。元代书院,开创教业。名家育人,薪火传承。

千百年来,甪直这方水土孕育出了众多的名士大家!新中国成立至今,更是有难以计数的甪直籍学者、教育家、科学家、文学家、医学家……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,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。

小脚标.gif 甪直名人史

民俗

一、岁时习俗

春节 又叫新年。农历正月初一,俗称“年初一”,家家争放“开门爆仗”,以示开门大吉,避邪恶,迎喜神。早晨,幼辈依次向尊长叩头拜年,尊长又率幼辈向左邻右舍贺年,遇人互道吉语。早餐市镇居民习惯吃赤豆年糕团子汤或面条,以取高兴团圆长寿之意。农村家庭则由男主人早起做早饭,烧青菜之类的素菜。还得看风云,以卜田事丰歉。用餐期间不得舀汤,寓意新年出门不逢雨天。是日,亲戚朋友往来,必以茶果招待。茶水中投泡橄榄,称“元宝茶”。妇女们上庙烧香,争烧头香。年初一不讨帐,不借贷,不赊欠,不扫地,不刮锅,不动刀、针,不出灶膛灰,不吃淘汤饭,不回绝求乞,不杀生,不坐门槛,不说不吉利的话。

有些人家还挂神轴,设香案,点香烛,供奉茶果糕点于祖先喜神之前,男女长幼依次瞻拜,叫做“拜喜神”。从年初二起,亲朋间开始互相走访庆贺新年,各备菜肴,互相款待,称之年酒,直到正月十五日才停止。

游保圣寺  详见第十七章《文化体育》第二节《群众文艺》。

小年朝  正月初二为小年朝。女婿或寄儿女分别上岳家和寄父母家拜年。

接路头  正月初五,财神(路头菩萨)生日,五路神为路头,称“五路财神”,五路者,即东西南北中。初四晚上,备牲礼、香烛、钱粮、赴财神庙,焚香迎拜,以邀利市。初五凌晨,家家户户放爆竹,开大门,抢接财神,俗称接路头。各商店也从初五起开门营业。

元宵 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,也称“上元节”。节前数天,成年人为儿童扎制各式各样花灯。元宵当晚,屋檐树上、厅堂楼所,处处彩灯高悬,灯火辉煌。开始“闹元宵”。孩子们便牵着兔子灯,提着狮子灯嘻笑欢奔,大人们敲着锣鼓,穿村走巷,称为“走马锣鼓”。元宵夜赏灯猜谜,舞龙逗狮,敲锣打鼓,挑花篮打莲湘,同时燃放爆仗百响,称为“闹元宵”。因“元宵节”有观灯习俗,又称“灯节”。正月十三上灯,称试灯,十八落灯。各种彩灯名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。元宵食品家家户户都以糕团、蔬品、笋干、麺腐等类煮而食之,称“犒年(腻)羹”。在农村,夜里闹元宵有“煺田角落”的习俗。正月十六起,各项各业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。

龙抬头  二月初二,旧时称祭龙日,又称“龙抬头日”。人们在这一天祈求龙在春耕来临之际及时降雨,保佑风调雨顺。各家早餐将陈年糕油煎后食用,称“撑腰糕”,据说食用后会令人腰脚轻健。

百花生日  又称花朝。二月十二日,以红绢(红纸)系于花树上,或以红纸小旗插花盆或花树旁,名叫“赏红”。据说不给花树赏红,它会气死。

老和尚过江之日  二月十八日达摩老祖过江日,必有风雨。这是因为清明前后,黄河以北渐次解冻,周期性释放冷空气南下,俗称“神鬼天”。

观音生日 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生日,烧观音香。六月十九日观音菩萨修行日,佛会组织老太到观音庙坐庚申修行一夜。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修成正果日,请堂名或宣卷庆祝修行成功得道成仙。解放后,逐年消失。

东岳帝生日  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帝生日,郡城隍庙及崑城隍庙解粮东岳庙。先于二十七日赛会里中。是夜,四乡妇媪,皆赴庙斋宿殿上,谓之坐蒲墩,又名伴圣帝。有到东王庙看社戏的习俗。

寒食节 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。相传春秋时,晋文公回国接位后,许多曾经随从他流亡到国外的臣子,纷纷自我报功,因而得到了重赏。只有介子推不愿封官,没有向晋文公报功,而且扶着他的母亲,到绵山里隐居起来。晋文公觉得自己对不起介子推,派人到绵山去寻他,请他出来做官。但介子推不肯出山做官。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,想用这种方法逼他出来做官。结果介子推母子二人被活活烧死。于是,晋文公规定要在每年的这天禁用烟火烧饭,以寒日表示悼念。后来,我国各地都有扫墓、踏青、插柳、寒食等风俗,并把绵山所在的县改名为介休县,意为介子推永远休息之地。汉代把这一天定为“禁烟节”,家家不能举火。民间敬佩介之推的骨气。为了纪念他,每逢这一天,就不忍心生火做饭,只吃冷食,所以叫做寒食节。现今,寒食节已被渐渐淡忘了。

清明节  一般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。这时候,天气已经渐渐转暖,杨柳返青,百草抽芽,空气清新,万物都显得洁净鲜明,所以叫清明。家家屋檐下插柳枝,也叫“柳节”。民间有“清明不插柳,来生变黄狗”之谚。清明有上坟扫墓或在家祭祀的习俗,俗称“上坟”、“过节”。“上坟”时,在坟上烧香点烛,焚纸洒酒,除草添土,做坟头,插祭幡。凡新娶媳妇必需同往,称作“上花坟”。在农村,倘若有人家逢丧终七而未满周年,则要请和尚诵经礼忏,以添冥福,近亲前往谒拜灵座,谓“过新清明”。清明节前后有吃青团子和焐熟藕(将糯米塞入藕孔煮熟)的习俗,还有人们借此“踏青”春游,小孩子野外放风筝。家家户户插柳门首,妇女结柳叶球戴于鬓角。有小孩的人家,买了烧饼用柳条穿好挂在门首,等到立夏那天给孩子吃,称吃了不“疰夏”。

立夏  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,约在每年5月6日左右。此时万物生长茂盛。在立夏期间,民间有吃咸鸭蛋、蚕豆的习俗。立夏日还有用大秤称体重的习俗,记下立夏时的体重,到立秋日复称一次,看过了一个夏季后体重增减情况。传说,这种风俗三国时就开始了。大人给孩子编结小网袋,内装樟脑丸挂在胸前可避疫祛毒。

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,又叫端阳节,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。端午本名称端五,“端”是初的意思,“端五”就是初五。

根据《曹斌碑》记载,五月五日是纪念春秋时吴国无辜被杀的功臣伍子胥的日子。传说,伍子胥死后变成涛神,民间就有迎涛神的风俗。后来,这风俗又和纪念战国时代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有关。据说,屈原愤而投罗江自杀后,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,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,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、炸糕的来源。这些风俗传到了国外。日本、韩国的某些地方也有挂菖蒲、吃粽子、龙舟竞渡、竹竿挂鱼等传统习惯。

甪直地区端午节除吃粽子外,要把大蒜头(锤)、菖蒲(剑)、艾草(鞭)等扎在一起,悬于门首、床头,庭院四角洒雄黄酒,以示避邪驱鬼,起杀虫灭菌作用。端午日午时,用苍术、白芷、大黄、芸香、蓬草之类草药在室内外煨灼,据说能避疫祛毒,夏夜无蚊虫干扰。孩子穿黄布五毒衣裤、老虎头鞋、挂雄黄荷包和丝绕小型粽子、腕系五色丝线,额上用雄黄酒写“王”字,以示威武。

五毒衣,又称老虎衣裳。用黄色布料为底,上印“五毒’图案,每组图案中印上一只老虎,用此布做衣服给小孩穿上,可防“五毒”(蛇、蜥蜴、蟾蜍、蜘蛛、蜈蚣)侵犯。

长寿线,即长命缕。用五采丝线揉成索,系在小孩手腕上,男左女右,可以避邪。

雄黄酒,“研雄黄末,菖蒲根屑,和酒以饮”,也叫菖蒲酒。

六月六  即六月初六,牵猫狗到河中沐浴,可以避虱癞。俗谚:“六月六,狗淴浴”。家家户户都在这天晒书籍、衣服,可以不生蠹虫。

雷祖生日  即六月二十四日。老年妇女自初一至二十四日,有吃雷斋素的习惯。

乞巧 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为“七夕”。传说牛郎织女是夕在银河鹊桥相会,民间有乞巧之说。是夕闺中女子在院子里陈设瓜果莲藕焚香礼拜牛郎、织女二星。请求帮助提高刺绣缝纫技巧。人们还吃用面粉、糖、芝麻调匀做成蝶形薄片油氽食品谓之巧果。姑娘预先于隔夜用半碗河水半碗井水和在一起,称鸳鸯水。是日正午置院中曝晒,待其有膜,以绣花针轻轻置于水面上,看它的倒影以测愚拙、智巧,谓之“乞巧”,见水中呈云龙花草状的即为“得巧”,如椎似杵状者为“拙兆”。其实只是女孩子们一种嬉笑乐事罢了。又有捣凤仙花染指甲,傍晚看“巧云”,夜里望流星的习俗。

中元  农历七月三十日,地藏王生日,妇女入庙烧香,是夜家家门前地上插棒香,点香燃烛,名烧夜香,俗称“久思香”,又称“狗屎香”。(详见第二十四章《杂记》第四节《传闻秩事》)

中秋  农历的八月十五日,俗称“八月半”,又在秋季的正中,所以这一天叫做中秋节。中秋佳节有赏月、吃月饼、糖芋艿的习俗。人们看见圆月,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,所以有人也把中秋节叫做“团圆节”,过节时吃的糕饼也做成圆形,叫做月饼。

人们为了祝愿合家团圆,这天晚上,家家户户在庭院中设香案供月饼,配以红菱、嫩藕、柿子、石榴、栗子、白果、糖芋艿等时令瓜果,中间放一香斗,焚香点烛,称为“斋月宫”。有的以线香纸糊成斗,中实香屑,称香斗,斗中燃线香,待香烛燃尽,捧于庭前焚烧月下,俗称“烧斗香”,又称“烧天香”。中秋节有吃月饼、糖芋艿习俗,象征亲人团聚。有以月饼赠亲友。中秋夜,年轻人结伴踏月,盛妆出游,兴尽方归。

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。有吃重阳糕、喝菊叶酒、赏菊、登高习俗。重阳糕用三色米粉和糖制成,呈红黄绿三色糕,上插三角形纸做的“重阳旗”。1989年开始,“重阳节”为“老年节”。

冬至 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。每年12月22日为冬至日。俗语说“冬至大如年”。古代曾以冬至作为年,礼仪相当隆重,商店、作坊和私塾都停业一天。冬至前一日名小冬,亲戚朋友都要互馈食物,称作“冬至盘”。冬至日,食圆子和南瓜团子。冬至夜,一家团聚,喝“冬酿酒”,吃佳肴,称为冬至夜饭。据说,已嫁出的女儿冬至夜必须返回夫家。冬至夜饭前往往先祭祖,祭毕,焚化纸锭。祭祖后的饭菜必须回锅烧了再食用,否则会丧失记忆力。其实是为了强调“消消毒”。

冬至日,系一年中白天最短之日,谚语“长到夏至,短到冬至。白相夏至日,睏煞冬至夜”。冬至时还有句老话,叫做“有铜钿吃一夜,无铜钿冻一夜”。冬至起九,九九八十一天而寒尽。民间俗视冬至晴、雨,以此预示“干净冬至邋遢年,邋遢冬至干净年”之说。冬至农家农事已毕,争相购物过节,商店生意兴隆,称“冬至汎”。

腊八  农历十二月称腊月,十二月初八便为腊八。相传腊八日为释迦牟尼成佛日,僧尼以莲心、枣栗、胡桃肉、松子肉、桂圆肉、白果等果类和大米煮成粥斋供,并用此馈送施主及附近居民,称作“佛粥”。甪直农家以胡萝卜、山芋、蚕豆、黄豆、赤豆、红枣、荸荠、青菜等加入香粳米、糯米煮成腊八粥,称素腊八;富家以鱼片、肉圆、虾仁、干贝、海参等加入香粳米、糯米煮成腊八粥,称荤腊八。据说喝“佛粥”能健身祛病、消灾降福。

腊八粥的来历传说:很久以前,苏州西园寺里来了个布袋和尚,名叫阿二和尚,当一名“火头僧”,他每天挑水、淘米、汰菜、烧火等,烧火时看见稻柴上有谷子,便摘下剥去谷壳放进布袋。淘米水剩下的米粒,晒干后也放进布袋,地上拾到一粒豆、一棵菜,烘干后都放进布袋。这样日复一日,天长日久,经过三年多的收集,五花八门的食物有两石半。

有一年农历十二月初八,寺里所有的和尚在大殿里讲经、拜忏。管钱粮的和尚也去念经了,忘记开仓取米粮。他佛法大如天,不敢去喊,就想到了乾坤袋,于是就把袋里的积粮倒入锅内煮,煮了一锅粥,和尚吃了味道蛮好,又开胃。后来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都烧这种粥吃,这种做法又传到老百姓家里,成为民间因袭风俗,这种粥就叫“腊八粥”。

廿四夜  农历十二月二十日过后廿四夜之前,各家在室内庭院打扫,俗称“掸檐尘”。有“掸三不掸四”之俗。

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,是灶神登天日,俗称“廿四夜送灶神”。传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灶神会将民间善恶上告于天。旧时,人们为求灶神赐衣食温饱,在廿四日晚用纸竹扎成轿、马车(也有用採折的冬青、松柏作材料),在门前焚烧,称作“送灶”。送灶时将未烧尽之物捡回送入灶膛再烧,大人小孩都要喊:“大大元宝进来了”。祈求上界奏好事,下界保太平。这一天人们以麦芽糖、糯米粉做成“糖元宝”和“送灶团”,上供灶神,让灶神之口被粘,以免向上天说坏话。所以“廿四夜”有吃“大团子”习俗。

旧时,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,东家请长工下番(辞退)时,送给长工一篮子团子作为一年的报酬。故此团也称“眼淚团”。

除夕 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(小月二十九日)称除夕,又称“大年夜”。意为除旧布新,亲友于前数日相互馈赠,称“年盘节”。以糯米粉拌糖蒸年糕,以牲礼祭祀众神,称“过年”,张贴春联、年画、插松柏备佳肴美酒。傍晚先祭祖,然后合家团聚吃“年夜饭”,称“合家欢”。菜肴数全年最丰盛,各菜都有吉祥名称。蛋饺称“元宝”,肉圆称“团圆”,鸡称“扑扑腾”,鱼称“吃有余”,黄豆芽称“如意菜”,青菜称“安乐菜”,笋干称“升官”,慈姑称“吉祥”。饭后,家人围坐聊天,品尝瓜子、糖果,或者鸣放鞭炮礼花,彻夜不眠,谓“守岁”。长辈用红纸封了钱给孩子,称“压岁钱”。接灶神、祀井,放爆竹三声,为关门爆仗,象征高升。惟市肆帐目,则于是夜一清。

除夕子时即进入大年初一,直至正月十五均为传统“年节”。

二、人生习俗

一)童丁

催生  女儿怀孕逾8个月,母家置备毛衫、毛裤和四季小衣服、尿布、抱裙、披风,还有益母草(苦草)、黄糖、草纸(卫生纸)等物,为女儿催生。催生之日,把小衣服、尿布、披风等用布包在一起,上面打结,叫催生包。催生包送到女儿家后,径直往床上一扔,不能讲话。旧时,据说用催生包袱结的朝向,可卜小孩子的性别,朝上生子,朝下生女。还备有催生面若干碗,孕妇必须吃下鸡蛋饺面,以求分娩顺利,其余分赠四邻。

分娩  分娩后,亲友用蹄膀、鸡、云片糕等礼品看望产妇。产妇俗称“舍母娘”,生下孩子后要吃几口人参桂圆汤,意为“人生圆满”。产妇不能接触冷水,不能吹到冷风,所以产妇头上要戴帽子或扎毛巾,七七四十九天息房事。

三朝 产后三天,产妇要吃粉皮汤、鲫鱼汤或鸡汤等催奶。是日煮三朝面,还有6~8只红蛋,分送乡邻。如今,三朝面在市镇上以10碗双饺面票替代,在农村以整箱方便面代替。

满月  是婴儿第一个“庆诞”,做满月同时剃头(称剃胎头)、戴镯。女婴,单月做满月,称单满月,意为生一个够了;男孩,双月做满月,称双满月,意为连生贵子。民间习俗,农历正月、十二月忌剃满月头。正月之“正”与“蒸”同音,孩婴在正月剃头,要成“蒸龙头”,今后稍动即为满头大汗,如热锅上的蒸笼直冒热气。十二月为“腊月”,孩婴在腊月剃头将会成为“癞痢头”。在满月之前,亲朋和合家长辈都要送礼祝贺,礼品有镌刻“长命富贵”、“状元及第”的字金银项链锁片、手镯、脚镯、项圈,还有制作精巧,镶有小算盘、小如意、尺剪等金银“百眼筛”,以及名贵的衣服和布料。有些赠以鸡、鱼、肉(蹄膀)这类食物,滋养产妇。礼品中一般少不了伴送云片糕。    满月吉日,客堂上点烛燃香,上供寿星、玉母和星官纸马。至中午,婴儿穿红着绿,佩戴金银项链锁片、手镯、脚镯等物,打扮华丽,由小孩舅父抱在怀中,坐在客堂中间,为孩子剃头。男孩在额前留有形如“寿桃”的血发,后留一只“米囤”;女婴在左、右、后面各留一丛血发。满月剃头,须修面剃眉,剃头师傅将胎发用红纸包好后,放在家堂内,有压邪之意。剃满月头者,赏钱丰厚,还赠于红蛋、剃头面。

然后,婴儿头戴新帽,帽中间缀有镀金寿星像,两边镶“长命富贵”、“长命百岁”四片镀金小圆片。至此,设筵席招待亲朋好友饮酒吃面,赠与红蛋一窝(5只)。取“五子登科”之吉意。此时,舅舅怀抱外甥,撑大红纸伞,身置历本书,走“三桥”,名曰走“太平、吉利”。

周岁  孩婴出生一周年,要办“周岁”。近亲尊长要祝贺送礼,外婆家做一身衣服称“周岁衣”。是日,客堂设供桌,点燃大红烛、寿字香,上供“星官”、干果、寿桃、寿面,称“斋星官”。孩婴涂脂抹粉头戴帽子,穿红着绿,戴挂金银锁片、手镯、脚镯,抱至客堂,令孩婴择取香案前陈列于盘中的书、算盘、笔砚、银元、针线、花粉等。以测儿性智愚,称为“睟盘”。民间传说,男孩取到书本笔砚者做官,择到算盘银元者开典当赚大钱。女婴选上述之物者,嫁于做官或开典当者。然后,还要留客吃饭,分送肉面。

落米囤  男童至六岁出生之日,点烛燃香。男童将满月时所留“寿桃”和“米囤”剃平,圆顶发式,称为“落米囤”。

插笄 女孩十三周岁要插笄,又称“受头发”。女子至十三周岁出生之日,点烛焚香,“斋星官”,行插笄之礼。礼后,女子将长辫改梳为盘发插笄,俗称“鬏鬅头”。旧时,女子插笄后,即为成人了。

(二)寿诞

旧时,男主人三十岁寿诞日(生日)起开始贺寿,又名做寿。六十岁大寿最隆重,称“六十大庆”。其礼仪仅次于婚丧和孩婴满月,并有做九不做十之俗。老人在五十九岁的生日,子女为其做寿,亦有兼做寿衣、寿材。祝寿者为小康之家以上者。有些仕官、地霸者借做寿为名,收敛民财。近来,为老人做寿,其礼仪删繁就简,用生日蛋糕代替,以示敬意。

寿期之前,发请柬于亲朋。亲朋接柬后赠送寿礼。礼品有寿幛、寿烛、寿香、寿桃、糕团、寿面、名人书画、古玩、礼金等。

是日,厅堂前有茶担,厅堂中有堂会。寿堂张灯结彩,桌椅皆系上桌围,椅披,几围,堂中有供桌,供桌里有天然几。供桌前有方贡若干副,寿烛高烧,寿香燃飘,供桌供有“三牲”,鲜果,干果,寿桃糕团和寿面,几上方挂有斗大一个“寿”字轴,两边寿对寿联,寿字轴下供有“星官马”。寿堂两壁悬挂寿幛,寿幛上有“寿比南山”、“福如东海”或“松柏长春”、“延年益寿”等吉语。寿翁高坐寿堂中,晚辈向寿翁拜寿,寿翁给予拜寿钱。亲朋齐向寿翁祝贺,子女还礼表示谢意。寿堂设寿筵款待亲朋。开席时,灯烛辉煌,鼓乐弹唱,祝贺之声,喜满寿堂。喜筵中必有寿面。宴毕,分贻寿桃糕团。并向四邻赠以寿桃糕团和寿面。

(三)婚嫁

旧时婚礼习俗,其礼仪之简繁,以贫富而定。男女婚姻,皆以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。男女议婚,一般均以门楣为重。民国时期的婚礼,间有改文明结婚者,但男女的结合,仍赁媒妁,少有自由恋爱,惟礼节删繁就简,日益增多。新中国建立后,随着《婚姻法》的颁布,媒妁婚配,逐年消逝,以自由恋爱代替。50年代前,市镇娶亲用轿子,农村用堂船(或农船改装);50~80年代,婚礼从简;1982~2000年复苏;2000年开始,娶亲堂船改用婚车,新娘花衣花裙改用白色婚纱。但大部分传统礼节延用至今,农村较市镇尤甚。农村娶亲的日子都由男方根据吉期决定,女方不能定日子。甪直农村娶新娘的时间有所不同。清水港以东是下午娶新娘,清水港以西是上午娶新娘。以下为1950年前甪直婚嫁习俗。

纳彩  俗称“提亲”,为旧时婚姻六礼之一。男方择媒持帖向女方提亲,女方应允议婚,由媒人转告男方。

问名  俗称“讨年庚”,为六礼之二。男方请媒人至女方,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。女方备以年庚帖,置以红封和万年青,由媒人交与男方。

纳吉  亦称“合婚”,为六礼之三。媒人持女方庚帖,默默不语,直至男家厨房,放在灶神座下。三日内,家中平安,即请地理先生命卜,八字相合者,即备礼通知女家,决定缔结婚姻。富户人家,受贴颇多,择贴时用筛篇筛选,留下最后一贴,定为百年之合。

纳征  又名“纳币”、“纳礼”,是六礼之四。甪直又称“送小盘”。男家在交定金的红封内封以聘金若干,赠以泥金“求字帖”、银锭一锭、果品四至八色。附礼单。金芽玉茗,红茗茶叶,康桃安枣,富珠寿园。茶叶4个大锡端,40~100只小锡端,也有用磁茶壶或玻璃茶杯代替。送小盘中茶叶必不可少。4个大锡端的茶叶女家留下自饮,磁茶壶或玻璃茶杯、百果、喜糕分送亲友,以示已许婚人家,称“受茶”。其他还有首饰、喜花等物,称为“求允”。女家回以泥金“允”字帖或“允”字一枚,泥金年庚帖,银发禄或草发禄,花幡(联为:金玉满堂,长命富贵),百果喜糕(蜜糕)40~100盒。蜜糕由男家分送亲友。其他还有如意、银锭、喜花等物,称为“允吉”。

礼物送至,男女方皆亲属开启,称为“开盘”。开盘的人,必须夫妇双全有福之人。男女方所受的礼物,皆要用泥金梅红帖具谢帖。

请期  又名“通讯”,为六礼之五。甪直又称“送道日”。男家准备就绪,就将男女二人的年庚请地理先生诹吉。以“通信之敬”,红封内置有吉期道日帖,并备礼告知女方,求其同意。

行聘  又称“送大盘”。男家以行聘之敬,红封内封以聘金若干,有金镯、珠花、金戒指、金耳环、服饰(折现金,包括缝纫钱)、果品等送往女家。首饰有全金六礼(金锭、金压发如意、金镯、金戒指、金钗、金耳环)和半金六礼之别。聘礼一般都迎合女方所索的衣饰,聘金。女方回礼,有新人的礼帽、鞋袜、笔墨、金扇、喜花、喜果等物品。

待媒  婚前数日,男女方皆设丰盛佳肴待媒,请媒人在喜期中遇事多加包涵。

发请柬  男女方向亲友发送请柬。请柬用梅红单帖印写。

送礼  亲友接请柬后,随即送礼。礼仪有礼品、现金等。

暖床  婚前数日,请阴阳先生择日排床。男新人邀请未婚男子联床同眠,意在盼望将来生个白白胖胖的儿子。

肃妆  迎娶前,男家先送吉服5件(嫁时衣)至女家。还有大开门钱若干,添置物品,小开门钱若干(小于大开门钱),以赏喜使仆役。正日当早,为新娘选送凤冠一顶,花衣花裙一套。

发妆  迎娶前,女家将妆奁(嫁妆)差喜使夫役送至男家,称“发妆”。男家由执事逐一检点,称“点妆”。点妆后,由帐房开销运妆费。有的在陪嫁中有田地房产、店铺、金银、古玩等物。

铺床  铺床者,必须多子多女的成双夫妻,以取子孙满堂之意。

别祖  临嫁前,女家在堂上设祭桌祭菜,女至堂上拜祖,接着合家人按辈份行拜祖礼,祭毕,焚化满金,称为“别祖”。

待嫁  临嫁前期,女家亲戚设宴待女,请新娘子吃待嫁。因“待”与“蛋”谐音,故席上必须有蛋方可。凡请吃待嫁的亲戚,在新人婚后仍要保持亲戚关系。

待佛 结婚当日上午,男家请吹鼓手、道士用鱼、猪、羊三牲待佛,称甩猪羊斋佛。为男新贵人通疏头(相当于现在的信封)取大名,写上的地址及大名,放入疏头内。如:某某都某某图某某(大名)。

亲迎  为六礼之六。男家在吉时前,将彩轿登堂,公相揖媒敬酒三杯,立饮酒,谓“上马杯”。媒人引新郎与彩轿至女家迎娶新娘,亲朋随着从往者,称为“贺亲”。迎亲时,前有矗灯一对,火炮(冲)一对,开导锣一对,由头戴红帽和黑帽,身穿青衣的夫役鸣炮敲锣,轿前煤灯一对,乐人吹吹打打,热热闹闹。掌礼先行至女家报信。花轿和鼓乐队来到女家门前时,丈母娘将客堂门关上。新娘的亲弟(堂弟、表弟)在内向门外新郎要红封筒(红包)。吹鼓手在门外不停地吹吹打打,鼓乐齐鸣,谓之“吹开门”。随即男方将备有迎鸾帖,供上女星官纸马边,并将女家裹以红纸的香二棵带回男家,谓之“接代香烟”。新郎迎入厅堂用茶。随后,岳父母嘱咐“相敬相爱”、“白首皆老”之言。

彩轿临门,新娘沐浴更衣,点燃红烛,剃卷面毫,称“开面”。搽脂抹粉,梳妆打扮,并于髻中加新郎的发少许,称“结发”。头戴珠冠,身穿吉服,是时,新娘必哭。掌礼“三请”新人。

三请后,吉时到。红烛照引,由喜娘搀扶新娘出闺房。新娘从床上站起时,母立即坐下,称为“坐发禄”。新娘至厅堂,公相赠与“千年饭”,亦称“富饭”。父看兄抱女上轿,称为“抱嫁”。新娘上轿,必纵声大哭,半途方止,称为“哭发”。女家亲朋随往者,称为“送亲”。一路吹吹打打,鞭炮齐鸣,沿途围观,热闹异常。

彩轿至男家门口时,男方东家双手将门前各插有秤杆、甘蔗的两桶水急拎着,由轿门前直奔厨房并响喊“抢水”来哉,厨师接水高声允称“饭镬铺”,谓之“抢水”。象征“兴旺发达”之意。

拜堂  又名拜天地,也叫“结亲”。男宅门前有矗灯一对,上书某府喜事。进门有茶担,堂厅有堂会,乐人吹吹打打,看热闹者来往不绝,一片热闹气氛。喜堂张灯结彩,桌系桌围,椅系椅披,茶几系绣花围。中间,供桌(半桌)在前,里放八仙桌,天然几,八仙桌左右有太师靠椅。供桌前有一对方贡,喜烛高插,桌上有供果,几上有清茶两杯,上挂和合喜轴,两边龙虎对,下端天地纸马一对。供桌前有红绸拜垫,地铺红毡毯。

掌礼先三请(一请新贵人登堂,二请新贵人登堂,再请新贵人登堂)新郎出堂,新郎由喜娘伴着出堂,再由掌礼三请新娘出轿,新娘由喜娘搀扶出轿。是时,公婆、叔伯、姑嫂等人皆按“诹吉”避忌的人避开主冲犯。

新郎新娘行至喜堂,男左女右,掌礼司仪,面北跪拜天地三拜,祖宗三拜,夫妻对拜三拜。礼毕,堂中设宴席二桌(“日”字形摆),桌前有花烛二对(一对龙凤花烛,一对陪烛),喜娘为新郎新娘开壶定席,敬酒三杯,称为“堂前花烛”。

见礼  堂中设靠椅一对,椅前地铺红毡毯,新娘随新郎与亲属行相见礼。先公婆,后太公婆,其次按辈份行相见礼。男新贵人三跪拜(拱揖、成双揖、单膝下跪),女新贵人三拱揖,平生礼毕(新中国建立后,改三鞠躬)。长辈都要给新娘见面钱。

吃孝顺杯  又称“安乐杯”,小老婆不可吃孝顺杯。见礼后,堂中设靠椅一对,椅前地铺红毡毯,公婆上座,新人双双下跪,叩头毕,新人双手捧杯敬酒敬菜,4~6杯,喜娘致以“状元及第”、“连中三元”、“玉堂富贵”、“金玉满堂”等吉语。敬毕,下跪叩头,公婆扶起新郎新娘。礼毕,新郎新娘中间用红绿牵巾扎成“同心结”,新郎执红巾的一端,新娘执绿巾的一端,对面而行,新郎退步而行,脚踏地铺的麻袋,一路相递而进,意为传代。并由喜使执烛,照入洞房。

坐富贵、撤帐、挑方巾、饮合卺酒  喜房中,床上挂有“发禄”以及绣有绵绵瓜瓞(比喻子孙昌盛),必定如意,吉庆有余的挂件,红绿绸被一条线铺在里床,床中间有红纸包的甘蔗、秤杆、如意,取节节高,称心如意之意。床前放子孙桶,桶内有一窝(5个)红蛋,象征五子登科。镜台上放着镜箱等物。桌上放二副方贡,花烛高烧,桌上还放着衣食饭碗一对。衣箱,大橱等家俱皆贴上双喜红字。

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,双双立在床前,谁也不肯先坐,传说谁先坐谁受压。一般都要相持好久,然后由长辈调定双双同坐,而往往还是新郎先坐,谓之“坐富贵”。坐床之后,新郎即用甘蔗或秤杆将新娘遮头方巾挑去,喜娘致以吉语,俗称“挑方巾”。喜娘以干果撒以帐顶四角,取早生贵子,以示驱邪,称为“撤帐”。撤帐后,新郎新娘饮合卺酒,又名“交杯酒”。酒杯为木制,二只酒杯由红绳系着,新郎新娘各饮半杯,然后交换后一齐饮干。富以同甘共苦,白首皆老之意。

开千年(千年饭)  吃孝顺杯后,太太坐于堂中靠椅,男女伴喜娘解开红绿布包的“千年饭”,千年运(万年青、吉祥草)供于堂中和合轴下,女伴喜娘揭起上碗,致以吉语:玉堂富贵(肉),鲤鱼跳龙门(鱼),千年青春(雪里红),满堂红(饭)。

喜筵  又称“喜酒”。吃孝顺杯后,厅堂设喜筵招待来宾。名师烹饪,佳肴美酒,划拳行令,一片热闹之声喜于满堂。出名老相(东家)敬酒数巡,满意方罢(90年代起,新郎新娘敬酒)。

待舅  新舅登轿至男家,新郎至轿前迎舅至厅堂,摆茶款待。设喜筵待新舅,为之开堂定席。新舅身坐状元席,由男新贵人作陪,席上需碗筷齐新,完好无缺。新舅宴中出席,相帮要侍候方便;宴毕,新舅喊出席,相帮方可收拾酒席。宴后,新舅有望新房的习俗,看看床顶上有无东西压住(新娘)。

吃团圆夜饭  开千年后,喜房中新郎新娘并坐花烛前,喜役将蒸热之千年饭送入喜房,新人双双共食团圆饭,喜娘在旁致以吉语。

闹新房  喜筵席毕,亲朋至新房中,用各种形式取闹新郎新娘,使之窘态毕露,借以取乐。素有“三日无大小”、“越闹越发”之说,是吉日的热闹场面。

吃结亲圆  夜半时分,亲朋皆食结亲圆(成双),以示“团团圆圆”之意。

回门  有当天回门和隔朝回门。女家备请帖二份,便轿二顶,恭请姑爷小姐赴宴。男家备四色礼物,花筵一席,登轿至女家,内兄至轿前迎接新人入厅堂。新郎新娘请亲属行相见礼,先岳父母,后按辈份行相见礼。长辈要给新人见面钱。礼毕,于厅堂摆花宴一席祭祖,祭毕。摆茶款待新人,茶毕设喜筵待新人。内兄为之开壶定席,新人上坐,亲戚的青年作陪,内兄敬酒,在用饭时,新人必须吃剩半碗饭,取“吃剩有余”的吉语。宴毕,男家用便轿二顶,迎新郎新娘回家。

做满月  吉日第二天(后来逐步改为吉日当天迎亲彩骄打道回府后),女家搂童男童女(称“跟兄”),两盘糕点,新娘花鞋一双等,由喜娘陪伴至男家为女做满月。女主人接盘后喜娘致以吉语“节节高”、“满堂红”、“子孙满堂”等。对童男童女摆茶款待,主人和新人皆要给见面钱,女家礼物各收部分。

祭祖  第二天,堂上设祭桌祭菜二桌,红烛二对,请出新郎新娘至堂前拜祖,随之全家按辈份(先成双夫妇、后鳏寡)一一拜祖,祭毕,公相辞先送客,焚化满金。这时新娘已属一家之人。

待新人  祭祖后,设喜筵待新人,新人上座,亲戚女子作陪,婆婆为新人开壶定席,敬以酒菜,宴毕出席(富户人家才有)。

谢灶拜家堂 吉日第二天(后来改为当天入洞房后),新娘子由喜娘陪同下,至四邻“谢灶拜家堂”,在厨房灶山上点上蜡烛一对,拱揖拜家堂,此后可以自由走动。

走三朝  婚后第三日(一定要农历成双日,适当可提前),女家请新人赴宴,俗称“吃三朝饭”。回来时,必须看不见烟囱。

婚后,新娘须一个月内不得到别人家去串门,新郎不能随便外出过夜,称为“新婚燕尔,月不空房”。满月后,可回娘家宿夜几天,称“头年媳妇娘家多”。

上庙  来年四月初一,新郎新娘要上庙烧香,看大戏。

旧时婚姻另有招女婿、转房、纳妾、续娶、填黄泥膀、童养媳、等郎大、冲喜、亡门寡、攀小亲、解约离婚等习俗。

招女婿  婚姻就婚女家者,俗称“招赘”。赘后,婿妇归,称为捲帐回门,嫁殇宴婚,亦间有之,惟劫婚的事,亦时有之,皆出于贫户之家,其弊由女家索聘太奢所致。有的家中惟有女儿,故招女婿,继承香烟。

转房  即叔接嫂。年轻妇女在丈夫死后,由公婆作主,与未婚的叔成亲。

纳妾  旧时纳妾一般为大户人家或在地方有势力者,也有因原配不能生育而纳妾的,再娶的妻子称“小房”,一般与发妻地位相同。新中国建立后,纳妾被禁止。

续娶  即“续弦,妻亡后可以明媒正娶,又称“填房”、“二花烛”。男方再娶,若女方是未婚者,则按初婚办礼,若已婚之妇,礼仪从简。

填房  又称填大郎。妇女丧夫后,因家中孩子小或未有子息,经济拮据,缺乏男劳动力,也可以招婿入赘,称之谓“填大郎”。这种情况男方往往被人看不起,在家中亦无地位。

童养媳  旧时女家因贫穷等原因,把未成年的女儿送到夫家,等到成年再成亲,称做“养媳妇”,多受夫家奴役,遭公婆虐待。民间有用“十二月花名”调唱养媳妇之苦,“做牛做马吃勿饱,挨打挨骂过春冬”,“偷吃冷饭只一碗,婆婆要吾饿几天”,“并亲只有十三岁,从此毛病种在身”。一字一泪,不忍卒读。

等郎大  旧时只有女孩的人家,领进穷人家的男孩,给以一定钱财,等男孩长大再成亲,叫做“等郎大”。往往女孩很大了,男孩却很小,民谣唱道:“十八岁大姐七岁格郎,日做媳妇夜做娘,等到郎大奴已老,等到花开叶又黄”。

冲喜与亡门寡  旧时男家因未婚郎官有病,或病日趋严重,便向女家提出迎娶要求,希望借办喜事来驱除病魔,叫做“冲喜”。冲喜的结果,往往是新娘刚过门即做寡妇,反而要怪她命硬克夫。如果还未过门夫婿已逝,女人仍要守寡,称“亡门寡”。如果要另聘,则要退回聘金,收还庚贴。但此女往往被世俗看做有克夫之命,择偶困难。

攀小亲  旧时农村盛行“攀小亲”,认为男孩不早攀到亲,是做父母的耻辱,又认为女儿落地就是外头人,早有婆家早放心。因此孩子在三四岁时,就由父母定下他们的终身大事。20世纪80年代之前,攀小亲之风在农村盛行。

解约离婚  旧式婚姻,是由父母作主,媒妁攒合的包办婚姻。婚前,男方可以退婚,婚后可以休妻、卖妻。而女方则不许。子女对包办婚姻不满时,亦有私奔,甚至用自尽来反抗。在新文化时期,男女青年为争取婚姻自主,对包办的婚姻不断反抗,解约,离婚日益增多,城镇则多,农村较少。解约,离婚多数请人调定,少数经法院判决。

新中国建立后,随着《婚姻法》的颁布和深化。婚姻自由,一夫一妻,男女平等已成社会的风尚。皆可向政府和法院申请离婚,经调定后,发给离婚证书。

守节  旧时妇女死了丈夫,寡妇要守节。封建礼教把守节看得很重,男人丧妻可以续弦,甚至妻子健在可以纳妾,女人丧夫再嫁则为世俗不齿,被强令守节。

附:

媒人  有行媒、坐媒、发媒。行媒来往于男女两宅,从中说合。坐媒大都为女家的舅父,又称“现成媒人”,因此坐媒有坐而不动之说。发媒,由亲戚担任,作为婚姻的证明人。故旧时有“三媒六证”之说。

喜娘  是喜庆中辅导新郎、新娘礼仪之事。

(四)丧葬

甪直的丧葬礼仪,因信仰和区域不同而异。信仰道教、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丧葬礼仪各不相同,市镇和农村又有一定的差异。在甪直,信仰道教的人群居多。旧时,道教丧葬礼仪十分繁琐,老人弥留之际,由子女守护,为其送终。

地灯  人气息已尽,确诊与世长辞,子女嚎哭相送。其媳妇或女儿点燃5~6根(夫妻单亡5根,双亡6根)小红烛插入席扣或柴包扣的扣眼里,从大门口一直拖到河滩边,为亡人引路。市镇上用小红烛插入煤球孔里代替席扣。

报丧  人始死,家人或请四邻相帮走村串户报知亲友,俗称“报死”。报死者,不能报错人家,否则要受人家打骂。近亲好友、生产小队相帮连夜赶来陪夜至天明。

化轿子  人死后,在大门前焚化纸扎轿子(黄厢轿子),为亡者提供去西方极乐世界的代步工具,免除徒步之苦。

梳理  女亡人由女儿为其梳头;男亡人由理发师为其理发。

揩身  由子媳(子为父、媳为婆)为亡人烧水擦拭净身、修剪指甲,让其清白干净地赴阴曹地府。

称衣裳  由相帮将亡者要穿的衣裳(除衬衣、衬裤之外)捆扎一起,带上一杆无砣的秤,领亡者长子(或小辈)去桥头、巷口或门外。相帮边称衣裳边吆喝:“衣裳啥人格?”长子应:“我爷(娘)格!”相帮便把衣裳交与长子,再由其他相帮给亡者穿上,此谓“称衣裳”。女儿、媳妇在亡人衣角上烫上香洞。死者一般穿“三腰”(裤)、“五领”(衣),然后移放堂屋正中门板上(取东大门),头朝大门,面盖黄帕,脚踏笆斗,头旁点油盏。

奔丧  亲朋临吊者,家人披麻戴孝环哭迎,并抛发孝布。

屯物  念佛老太领子媳后代及其眷属,手持三支清香绕亡人二圈追悼。夜作道场后,反复屯物数次,直至出殡。

做夜作  由女儿出钱请来道士,女婿点灯,为死者超度亡灵。死者头前挂白幛(俗称耗堂布)、遗像及挽联,道士根据死者年庚及家属属相写批书,推算眚期与死者所忌生肖,诵领路经,领子媳后代屯物,吹吹打打直到凌晨,称夜作道场。以后,还有眚期道场、五七道场、临坟道场、十周年道场等。

箔礼  俗称“折纸钿”,夫妻双亡箔礼成双,单亡人箔礼加1元。箔礼有专人设台立账收取,分发香烟一盒作为还礼。合村纸钿有立明细账的,也有折在亡人枕头边,有10~20元不等,清点后记入总账。

出殡  俗称“出棺材”。 一般是夜作后次日出殡,纸幡引路,长子捧牌位,亲朋引送,四人抬棺,转弯、过桥边哭边撒锡箔、纸钱。旧时农村多停棺野外,用柴帘覆盖或做“丘坑”,也有停在家中,选日安葬。

掼灰盆  棺材出门前,长子须找一只碗或钵头摔破,意为将家中的晦气摔掉。

招魂  死者火化后,长子手抱骨灰盒哭喊:“阿爸(姆妈)跟我回转吧”,招魂回家。

回丧  出殡回家称“回丧”,家门外燃一堆火,人人从上面跨过,长子长媳抢前跨过,由亲戚接过骨灰盒。凡送丧者回到自己家里,要在门口燃火跨过,称“掸晦气”。

设灵台  回丧后要招魂立座,在堂屋朝南靠墙,安放八仙桌一只,有白布桌围(四世同堂用红桌围)。墙上悬挂遗像及挽联,遗像下面立亡者牌位,桌上点燃香烛、供酒、菜、水果、点心之类供品。用四块碎瓦片衬垫座台四脚,僧(道)念招魂经,家属按辈分灵前拜叩。立座台次日,将垫脚的瓦片翻个身再垫上。座台下放一只凳(或席扣),凳上放一双亡者生前常穿的旧鞋。

回丧夜饭  是日,设馔酒水邀送殓亲朋好友和合村一家一个小孩吃回丧夜饭。席间八仙桌横摆,坐开桌。出殡后丧家不留客。

喊早晨  头七里要“喊早晨”,亡者妻、媳等女眷每天在天刚亮时,要在死者灵台上点香烛,供清茶。祭拜之后,放声痛哭。哭毕,焚化锡箔、纸锭,以表哀悼。

烧七香  每逢“七里”要烧七香,在每个“七里”的早上,亡者儿子媳妇必须去附近庙堂(本庙)烧香,意在祈求神灵庇佑亡者阴魂安息,免入地狱。如今也有媳妇烧七香。

接眚  据批书所定之日(一般二七过后),用道士招魂,兼焚死者遗衣。接眚日,由女儿、侄子、侄女、外甥、外甥女、孙女做羹饭。一般五七、临坟也有做羹饭的习俗。

吊唁  五七之日,亡者的男亲家要上门吊唁。备大红烛1对、盘香1支、干湿水果小吃8碟,在五七羹饭桌外另供1桌。亡者长子回赠一段白布,上用红布包扎。现在,也有改赠一条裤子。

起座台  一般时隔1~3年不等,即在亡者忌日撤去座台,焚化牌位、挽联、旧鞋等。旧时,将亡者神主归入家堂。

讨饭  老人81岁过世的,在出殡当天早上,其子媳要到7户近邻讨饭。讨饭回来后,把饭端上场前的草席上,全家老小分享。据说,不去讨饭要穷苦一世。

孝服  长辈不服孝。孝子腰束稻草,身穿白布孝服,帽顶圈麻丝(或系在黑臂袖上)左臂戴黑袖,头扎六尺拖地白布,此即“披麻戴孝”。白布孝服的四边和袖口不缝,毛口向外。脚穿翻转蒲鞋。次日换穿布鞋,鞋头须蒙毛边白布;儿媳身着白孝衣,头扎六尺拖地白布,毛边白裙,头扎麻绳,一七后换白头绳;女儿扎黄、白头绳,穿光边白衣白裙,扎白孝巾,回家后取下。侄孙辈,均系三尺孝布,臂戴黑袖。玄孙辈,属于喜丧,戴红袖。孙媳围白布裙,玄孙媳不围白布裙。邻里相帮束2尺白带。

70年代起,改土葬为火化,死者用被单裹住,红绸带扎好,盖上被子送火化场。仍有捧头、抬脚之习。骨灰盒直接落葬或回家供在灵台上待周年时再安葬,葬地一般自留地上,做成高垛,上种万年青,前种青松一棵。市镇居民把骨灰盒葬于公墓。火化后把骨灰盒即葬,称之“热葬”。进入21世纪后,随着交通的发展,农村和市镇尸体火化都由专用灵车接送。丧葬旧俗大多得以延续。

三、生活习俗

(一)服饰

佩戴  未成年的孩童佩长命锁、项圈、手镯、脚镯等银饰品,也有在手镯上挂金木鱼、石猴等,脚镯上装响铃等。帽子有“和尚帽”、“狗头帽”、“乌兜帽”等,上有银质寿星、罗汉、百吉、银字等帽饰。60年代起,由绒线帽、绸帽、方巾代替,帽饰逐渐消失。女孩子有穿戴耳环之习。梳发髻的妇女饰品有发叉、如意、压发、银梳、银挖耳、绢花、绒花、鲜花等。发髻上横插一簪,名叫“压发”,又称“如意”。压发有金压发、银压发、珠压发之别,区别贫富贵贱。玉制的也比较多,俗称“碧玉簪”。新中国建立后,妇女留短发梳辫子,饰品主要有夹叉、绢花、耳环等。80年代后,女子还有胸饰、项链等,男子有领带别针等。时尚戴戒指、手表。90年代中期,腰佩BB机成为时尚。2000年后,随着手机的普及,佩戴手表的人群逐渐减少。

蒲鞋  详见第十六章《教育科技》第六节《科技》之《名特优新品》。

布鞋  布鞋的种类很多,有单鞋、棉鞋、拖鞋、绣花鞋等。单鞋有方口鞋、小圆口鞋、大圆口鞋、鸭舌头鞋和搭襻鞋等;棉鞋有蚌壳棉鞋、船型棉鞋、结带棉鞋。棉鞋底比单鞋底多一层棉花,上面再铺绒布。鞋面则糊在硬衬上,再照样剪层绒布,然后把两片鞋面缝合在一起,中间铺上少量棉花,最后绱上鞋底。穿着十分柔软,暖和;拖鞋通常制成绸面布底、绸面皮底的式样。鞋面有绣花的,也有素色的,鞋底比单鞋略薄。穿着简便、轻巧、爽快;绣花鞋在鞋面上绣上牡丹、菊花、梅花、凤凰、喜鹊、蝴蝶等图案;童鞋也有多种样式。孩子出生前,外婆要在催生包中放两双软底小鞋。出生后,穿软底鞋。端午节,外婆或舅母要送虎头鞋。小孩满周岁,外婆和舅母要送纪岁鞋。会走路后,穿半硬底鞋子,逐渐过渡到穿硬底鞋;丧鞋是亲人亡故后穿的白色孝鞋,由亡人的儿子、媳妇、女儿、女婿穿戴。白鞋子前面钉一块麻布片,当中用红布或红线缝一个小结,俗称“红灯”,鞋后跟缝上一块白根布,表示子女们披麻戴孝。孙子孙女的鞋子除了前面有红灯、后面还要缝一块红布条。有的人家在亲人亡故时毫无准备,就在平时穿的鞋面上缝一块白布代替白鞋子;新娘花鞋有三套。婚礼时穿“玉堂富贵”花鞋,由玉兰、海棠、芙蓉、桂花等花卉组成。新婚期间穿“福寿齐眉”花鞋。出嫁时,把它放在“轿前盘”的糕上,又称“踏糕鞋”,由蝙蝠、双桃、荸荠、梅花等图案组成。另有一套是“梅兰竹菊”花鞋,交替而穿。三套鞋上都绣有万年青纹样,祝福新婚夫妇百年好合,白首皆老。

此外,穿鞋、做鞋还有许多特别的习俗。如穿鞋子不能穿鸳鸯鞋,即两只不一样的鞋子;平时穿鞋子,特别是严肃场合,不能拖鞋皮。做小人鞋子一定要当天绱好,不能隔夜。平时睡觉前,鞋子要并排放整齐,鞋头朝外。大年夜晚上,要把所有穿过的鞋子都翻过来,底朝天;睡觉脱下的鞋子也是底朝天放,俗称歇年,能避灾。

其他服饰穿着详见第八章《经济综情》第四节《人民生活》。

(二)饮食

甪直历来对饮食比较讲究。菜肴的烹饪,糕点的制作,皆系苏式。在漫长的岁月中,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。

1、主食 以米饭为主,参以米、面制品。旧时,绅士、商业及富裕之户为一粥二饭;一般人家早晚吃粥(或泡饭),中午吃饭。农忙时,早餐粥中常加面疙瘩(俗称“面老鼠”)、糕团等米面制品,晚餐半饭半粥。此外,菜饭、蛋炒饭亦为家常主食。米饭与青菜煮成菜饭,拌以猪油,香糯可口,若杂以黄豆、咸肉等辅料则尤佳;米饭与鸡蛋合炒则成“蛋炒饭”,大人小孩都喜欢吃。有时面食以面条、馄饨为多。90年代后,一般以一粥二饭为主。

2、糕团 甪直人喜欢吃糯米食,旧时农人家家种上糯稻米,糕团均用糯米粉制作。名目繁多,成为应时礼品,过年必蒸年糕,喻高高兴兴、年年高升。年糕的来历有二种传说。一是纪念伍子胥。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为防越国袭击,将米粉做成砖块状米糕,密砌相门城墙。后来,越王围吴都,吴民挖城墙取糕解饥;二是纪念张士诚。据说元末张士诚曾用南园、北园米粮制成米糕,砌墙藏匿。后朱元璋围攻苏州城,张拆墙取糕赈济百姓。

人们一般在腊月二十四开始蒸制年糕,习惯吃过正月十五,有的吃到二月初二。年糕有白糖年糕、黄糖年糕、猪油年糕等。

糕团与甪直风俗有密切联系,如农历正月十五食“元霄圆子”、“犒年羹”,二月二食“撑腰糕”,清明食“青团子”,二月廿五食“谢灶团”,四月十四食“神仙糕”,七月十五食“豇豆糕”,九月初九食“重阳糕”,冬至食“冬至团”,腊月廿四送灶食“送灶团”等等。民间婚嫁盘中有糕、“塌饼团子”(大团子),祝寿有寿桃糕团,生子送云片糕,小孩满月要做“蒸粉塌饼”(蒸粉团子),乔迁、造房子等无不用糕团。甪直民间传统的糕团有年糕、南瓜糕、松糕等,团子有蒸粉团子、青团子、南瓜团子等。制作方法各有特色。

南瓜糕  将南瓜去皮,洗净,切成小块,放入锅中加水煮烂,将煮熟的南瓜搜糯米粉,粉中放白糖,搜粉是关键,搜得软硬适中,又要均匀细腻,装入蒸桶蒸,火头要旺,先装三分之二,后再上蒸,糕中可放猪油、枣子、胡桃肉等,糕上面撒上红绿丝,待蒸熟后倒出装盘即成。其色黄橙,有红绿丝色彩更鲜艳,糯润香甜,开胃可口。

3、点心 春季有紧酵馒头、春卷、酒酿饼、酒酿圆子、烧卖、青团子、各色猪油糕等。夏季有油酥饼、双馅团子、各色粽子、冷拌面、油煎面、油煎馄饨、薄荷绿豆糕。秋季有巧果、方糕、蜜糕、玫瑰猪油糕、月饼、肉月饺、重阳糕等。冬季有汤包、五色汤团、汤水饺、南瓜糕、各式年糕等。山芋与南瓜等杂粮,制作亦精美,山芋常制作成“糖山芋”、“焐山芋”、“烘山芋”等。南瓜切成大块,不去皮,加水煮酥,添糖而食;或去皮,切成小块,加水煮烂后,再加入糯米或米粉浆煮成“南瓜粥”或“南瓜烊粉粥”。

青团子  清明期间,甪直有吃青团子的习俗。青团子用的染色是青汁,有青草汁、穱麦汁或青菜叶汁,青汁中放些石灰水,使色泽葱绿油亮,犹如翡翠碧玉。在糯米粉中参入青汁揉和,用豆沙或菜干作馅,再放一些猪油,放置蒸笼中蒸熟,倒出后涂上一些素油,防烂防粘,绿色更鲜艳,清香可口。

粽子  古称角黍。相传农历五月初五(端五)是爱国诗人屈原投汩罗江之日,古人“以竹筒贮米,投水祭屈原”。后来人们包粽子多用箬叶,甪直也有用芦叶和茭白叶。外型有三角粽、枕头棕、小脚粽等。口味有甜、咸、白水等类,辅料有鲜肉、火腿、猪油豆沙、赤豆、莲子、枣子、灰汤等区别。火腿粽及夹沙粽,米少而馅多,且煮得甚烂,烧灰汤粽,碱可多放些。傍晚煮,隔一夜,焐之稀烂,吃起来又香又烂,老年人尤喜食。甪直人风俗,五月初五,仍有食粽之习。

4、小吃 春季有五香茶叶蛋、喜蛋、糖切藕、酒酿。夏季有绿豆汤、凉冰水、油氽臭豆腐干、海蛳。秋季有糖芋艿、熟菱、生炒白果、糖炒栗子。冬季有水豆腐花、羊肚汤、赤豆汤、鸡鸭血汤等。

焐熟藕  选取老藕节段粗壮的中段,需保留两端藕节,洗净,按节分开,然后将藕头大的一端切下一个藕头盖(呈半球盖状),作帽盖,将淘净的糯米塞满各个藕孔管里面,盖上藕节盖,用竹签钉紧,使藕段连结成一体。然后将藕段放入锅内,加清水,放少许碱,烧煮以大铁锅为宜,盖上锅盖用旺火烧沸水,转文火焐焖,待散发出阵阵藕香为止。一般农家采取傍晚入锅,煮后隔夜天明开锅即可食用。食用时先将藕盖去掉,拔掉竹签,用刀切成片状,蘸些白糖食用,香甜、柔糯、细嫩、开胃,老少皆宜,乃是甪直独有的美食方法。

糖芋艿  芋艿,又称毛芋、芋头。甪直农村普遍种植。芋艿放入布袋,然后甩几下去皮,削去剩下的小皮和斑点。洗净切块,倒入锅内,加明矾和水。水烧沸后倒去水,再冲洗一下,放水加赤砂糖烧沸,还要放少许碱。后用文火焐酥即成。中秋节,甪直有家家户户必食糖芋艿的习俗。俗语说:“八月半糖烧芋艿碰锅盖。”

酒酿  由民间家酿甜水酒发展而来。先将糯米淘净置钵盂中加清水浸泡一昼夜,用清水冲洗装入蒸桶蒸,蒸桶里用砂布垫上,糯米放上不会漏掉,用旺火蒸20分钟左右,煮成糯米饭(稍硬),成粢饭,倒入面盆中拌酒药,然后装在钵盂里,钵盂中放一只瓶子(黄酒瓶),将拌好的糯米饭装入钵盂,并要压紧米饭,装满后,把瓶子拔掉,中间成空潭,加盖,用棉被焐好,还要放进热水袋或盐水瓶。加温,一昼夜后有香气四溢,潭中有酒酿卤,经自然发酵而成,取出冷却后方可食用。酒酿仍是甪直人立夏日必备食品。

豆腐花  豆浆点卤后,不取出压制豆腐,让其自然在缸中凝结而成,点卤是关键。用特制铜勺,一小勺一小勺从缸中撇出,置小碗中,雪白清嫩,温热而不烫口。调料用微型小匙添加,有盐、酱油、麻油、辣油、糟油、醋等,及榨菜细粒、紫菜、京冬菜、小虾米、姜丝等合起来竟达十多样。

5、菜肴 甪直人对菜肴烹饪和饮食都很讲究。烹饪方法多种多样,形成口味清淡,咸中带甜“苏帮”菜特色。荤菜则以猪肉为主,牛、羊肉次之。家常菜肴一般以素为主,有时小荤。绅士、商业及富裕之户,每日3~6菜,荤素兼有。

猪肉菜肴  烹制有炒、爆、炖、焖、焐等,烹饪方法随季节变化而变化,冬季色浓而不腻,酥烂不失形;夏季色清而不淡,嫩脆不失味。家常吃法有鲜吃、腌制、风干和浸渍几种。最常见的吃法是鲜吃。有鲜肉切小块红烧或白煮;切肉片或肉丝,伴蔬菜炒食;将猪肉剁碎、加料、搓圆,做成肉圆,大肉圆又称“狮子头”,小肉圆常作“三鲜”的主料。“狮子头”常加酱油红烧,为宴席的一道大菜;“三鲜”常做汤,或将肉糜塞油豆腐、油面筋、水面筋内煮吃。将猪肉切成四方块,红渍后焖烂,四块盛一碗,称“四喜肉”;切成大方块肉红渍烧透,装盆,称“东坡肉”或“方肉”;把猪腿肉切成带股骨的大块肉红渍烧透,装盆,称之为“蹄膀”。此外,将鲜肉腊月腌制、风干、浸渍,农村称为“腊肉”,不仅有利储藏,而且肉质鲜香。咸肉和鲜肉一起烧,称为“腌笃鲜”,口味皆美。

甫里蹄膀  把猪腿肉切成带股骨的大块肉,称之为“蹄膀”,蹄膀先焐酥,加调料、香料,还用红曲米粉或红酱油制卤,十分讲究色泽鲜艳,介于桃花与玫瑰色之间。其肉酥而不烂,肥而不腻,甜中有咸,热吃为佳。卤汁红鲜,香甜可口,老少皆喜欢。

家禽菜肴  有鸡、鸭、鹅等,食用方法同样有鲜吃、腌制、风干多样,烹调方法主要有炒、炖、汤煮等。炒时将禽肉切成小块,如“炒鸡块”。炖、汤煮则不切块。

水产菜肴  有红烧鲤鱼与鳊鱼,鲫鱼塞肉红烧、清炖、白烧,草鱼、青鱼切块炒食,鲢鱼加粉皮或萝卜红烧,辣汁鲢鱼头,红烧青鱼甩水,白鱼清蒸或油煎,松鼠鳜鱼,红烧鳝鱼,响油鳝丝,油爆虾,清炒虾仁,红烧或炖蛋塘里鱼,清蒸蟹或面拖蟹,咸菜或大蒜叶炒蚌肉,还有炒螺蛳和田螺塞肉等等。鱼、虾、螃蟹为佐餐喝酒主要菜肴。吃鱼讲究时令,按农历,正月塘里鱼肉头细,二月桃花桂鱼肥,三月菜花甲鱼补,四月白鱼吃肚皮,五月黄鳝胜人参,六月鳊鱼鲜如鸡,七月鳗鱼酱油焖,八月鲃鱼要吃肺,九月鲫鱼要塞肉,十月草鱼打牙祭,十一月鲢鱼吃只头,十二月青鱼要吃尾。

响油鳝糊  活黄鳝放在凉水锅中,用大火煮,可放少量盐,煮时将锅盖压住,以免黄鳝跳出。待水开后1分钟,将盖打开,取出黄鳝。然后将黄鳝用凉水冲洗后,用小刀或其他薄片将黄鳝剔下去骨,俗称“划黄鳝丝”,一般划三面,切成1寸左右的小段。炒锅置旺火上,倒入素油,油热后放入鳝丝,翻炒半分钟后,洒入料酒,再加入精盐、味精、胡椒粉,再翻炒几下即盛入盘内,撒上葱、姜丝。最后用晕油放入锅内烧热,浇入盘中鳝丝内,当鳝糊端上餐桌时,热油尚在盘中“辟叭”作响,这道“响油鳝糊”,肉质肥嫩、鲜美,香味四溢。

松鼠桂鱼  取1斤多重的活桂鱼加工烹制,保留鱼头鱼尾完好,批去脊骨胸刺,在鱼身上剞出菱状纹路(不破坏鱼皮),将桂鱼炸至金黄色时捞出,经油炸后,鱼肉蓬松如毛,盛入盘中,装上鱼头,拼成松鼠形,犹如头尾金黄的松鼠,当淋上调料佐料卤汁时,还会“咝咝”作声,犹如松鼠欢叫。这道菜色呈金黄,形如松鼠,香脆松嫩,甜中带咸,味香可口,是江南的传统名菜。

清炖甲鱼  用1斤左右重的活甲鱼,放在水桶内,水面滴几滴食油,盖上盖,养两天。将活甲鱼放在锅内加上清水,置火上烧,将锅盖压住,待甲鱼烫死,便可启盖。然后将甲鱼取出,从肛门处剪开一直破到颈部,取出全部内脏,将颈及4个脚爪的表面浮皮及趾甲除掉洗净。放入盘中,加料酒精盐、葱、生姜及水(浸没物料为宜)清蒸,清香爽口,营养丰富,鲜美可口。

白汤鲫鱼  取1斤左右的活鲫鱼,从腹部开刀,挖去内脏,去鳞、腮,用清水洗净,沥干。炒锅油烧沸,投入鱼煎成金黄色,取出。用冬笋片、水发香菇、火腿片、绿叶青菜为原料,放入葱段、姜片。在火上烧开后,加料酒、精盐、味精,再用文火烧,鱼汤渐渐变奶白色,鱼熟即可。该汤色乳白,汤浓香醇,鱼形完整,鱼肉鲜嫩,营养丰富。产妇食后能催奶。

红烧甩水  取青鱼尾(甩水),切成6~7公分宽,1.5寸长的长条,竖斩成带尾鳍的条状鱼块(1尾制3条)。炒锅置旺火上,倒入素油,油热后放入葱段,姜片爆一下,随即倒入鱼尾,煎几秒钟,洒入料酒,加盖略烧,起盖加酱油、糖、盐加清水,烧开后,再盖上盖,在小火上烧10分钟,然后在大火上,烧至汤汁剩下二分之一时,用水淀粉勾芡,汤汁微开时,装盘,淋上香油,撒上蒜段。色呈酱红,咸中带甜,肉质肥嫩,因青鱼尾尤为肥腴肉嫩,味厚可口。

辣汁鲢鱼头  取花鲢鱼头一个,洗净放入砂锅,先焐后放粉皮再加调料,主料为酱油、辣酱(油)、葱、姜、料酒,烹调而成,其色红呈,辣中带鲜,可口开胃。

清蒸鳗鲡  用1斤多重的鳗鲡,先在头颈下剪开,然后用竹筷伸入鳗鱼肚里,用力卷,把内脏拉出,洗净,剪成段似的,却不能完全剪段,盘在盘中,加上盐、酒、葱、姜等,放蒸锅内蒸20分钟左右即可。鱼肉鲜嫩,味似螃蟹,清香可口,营养丰富。

蔬菜菜肴  丰富多样,主要有炒食、凉拌、焐煮等。仅绿叶类就有青菜、菠菜、韭菜、芹菜、金花菜、荠菜、空心菜、白菜、马兰头等;豆类有蚕豆、黄豆、绿豆等;豆制品除豆芽之外,还有百叶、豆腐、干丝、方干、油豆腐、臭豆腐等;还有荸荠、慈姑、藕、菱等水生植物;冬瓜、南瓜、丝瓜、黄瓜、蕃茄等爬藤类植物。

喜事菜肴  专聘厨师烹饪,一般为四盆六菜,红烧块鸡、扣鸭、方肉、川鱼(糟)、烂糊白菜、鸭羹。有的四盆八菜,全鸡、全鸭、全鱼、蹄膀、方肉、川鱼、烂糊、鸭羹。烂糊、鸭羹为席间添菜。旧时,绅士、富商之筵席有四盆六炒四大菜二汤二点心。冷盆为双拼荤菜,炒菜有海参、虾腰、鱼片、鸡丁、肉丝等;大菜有全鸡、全鸭、蹄胖、全鱼;汤有干贝、三鲜;点心:一甜羹、一点心。

甫里鸭羹  是甪直宴席间的一道常菜。用肉丁、白果、肉皮、蛋糕丁、冬笋等,用鸭汤或肉汤烹调而成。最早的甫里鸭羹,出自唐代诗人陆龟蒙之手。陆龟蒙自号甫里先生,以养鸭斗鸭为乐,常以鸭为馔招待来客。有一日,与他齐名诗坛的皮日休来访,对陆龟蒙开玩笑说,老吃煮鸭子,今日能否变个花样。陆龟蒙当真洗手下厨,烧了一道鸭羹。皮日休吃了连声称好,要问菜名,陆龟蒙朗声笑道:“此菜出自我手,自然就叫‘甫里鸭羹’”。后来,甫里鸭羹经名厨精研加工,以煮熟鸭子,拆尽骨头后切成块,与蹄筋、火腿、冬菇、鱼圆、干贝、虾米等置砂锅,焐至酥烂,上席时撒上荠菜末,此羹五色纷呈,浓肥鲜美。

甪直卤菜  有油氽排骨,燻鱼,生笃羊肉,酱方肉,冻羊肉,红烧猪头肉,猪头膏;糟货有猪舌头、肚、心、肺、肠、脚爪、猪尾巴等。

6、零食 除主食、副食(糕点)外,还有零食小吃琳琅满目,炒食有西瓜子、南瓜子、葵花子;蚕豆制成的盐炒豆、赤砂豆、油炒豆、发芽豆、焐酥豆。毛豆煮熟成干,称之“毛豆干”,或与笋片制成笋豆,还可制成熏青豆。水果类有桃子、杨梅、枇杷、桔子、甘蔗等。用麦芽加工成饴糖、麦牙糖。另外还有把花生捣烂制成“果酥”,是老年人(无牙)喜食的。

7、饮食禁忌 甪直民间习俗中多有忌讳,如婚宴上水果盘中不装梨,因“梨”与“离”同音,俗语说:“二人不吃一梨”,意讳分离。不给生病人送苹果,因苹果和“病故”音近。头顶生疮不吃绿豆糕,绿豆谐音“落头”。丧事不吃鲢鱼,“鲢”意“连”,讳言连连死人,大不吉利。也有忌讳是因象征意义的,如孕妇不能吃兔肉,否则生孩子豁嘴。不能吃螃蟹,否则孩子口中流涎多等。

(三)茶俗

自古以来,品茗场所称之为“茶寮”、“茶室”、“茶肆”、“茶坊”、“茶屋”、“茶楼”、“茶摊”,以及如今盛名称呼的“茶馆”。甪直镇的茶文化源远流长,甪直人习惯一边听书一边喝茶,所以几爿大茶馆兼营书场(演出评弹的场所),一般是早晨和上午供应喝茶,下午和晚上开演评弹。

茶馆  是具有品茗休息、会友议事、洽谈营业、调解纠纷、小贩聚散、欣赏评弹等多层次、多功能的群众场所。

民国时期,甪直镇有51爿茶馆店,为顺应农民、渔民上早集和手工业者吃早茶的习惯,每日以凌晨二三点钟开门营业。各店皆有自己的老主客,有一月一付、定期付账(俗称“包长茶”)之例。茶客每日必往,称之“吃板茶”。迎和春茶馆都为市镇富馀之人,人和茶客以渔民为主,福顺园茶客都是手工业者,如意园茶客为社会上九流三教人物。

茶馆中有单卖茶的(小茶馆),也有兼开书场的,一般上午喝茶,下午晚上听书喝茶。镇上最多时有三四家书场同时开书。前后有怡群、顺风园、乐安居、生风阁、中园、鸿园、东方等书场。茶馆是手艺人、农民、渔民谈天说地的休息场所,茶馆一般兼售热水,方便居民。

茶馆备有红漆竹箍木面盆、毛巾,供茶客使用。茶客来店吃早茶往往是先洗脸后泡茶。茶馆里还有各种卖零食的小贩,有卖五香豆的、卖香瓜子的、卖花生米的等。要吃点心,只要向堂倌关照一下,汤团、馄饨、各式面点都能及时送到。农村有婚丧事情,上街购物、办事,东家常发茶筹招待。茶馆凭筹泡茶。

茶馆的茶灶、茶具很有特色。茶灶类型有围炉又称“七星炉”,由5~7个火口围成的圆炉,火口放茶铫。长炉由低到高弄堂式一长条,可放5~7把茶铫。老虎灶投燃孔周围有3只铁汤罐,后部置“接锅”。茶铫用于烧水、冲茶,铫身略带扁圆,嘴长尺余,有瓦质、铜质、铝皮质。茶壶用于泡茶,有紫砂茶壶、陶瓷茶壶、铜锡茶壶,大小不一,形式多样。茶杯有无柄无盖和有盖有盘的瓷盖碗,称之“茶盅”。多数茶杯上镌刻图案,或历史人物,或神仙奇士,或花鸟鱼虫,或飞禽走兽,形象逼真,雅趣无穷。茶盘,都用木制,考究的用红木或楠木制成。后来逐渐使用玻璃、搪瓷、塑料的茶具。

饮茶习俗  多种多样,就说泡茶,一般红茶、花茶或普通绿茶,都是先放茶叶,后冲开水。只有喝碧螺春茶,则是先冲开水,后放茶叶。冲泡碧螺春茶时,第一壶,先冲少许开水,叫做“煞茶头”,让茶叶在水中缓缓展开后,再冲满开水。这样茶色清澄碧绿,幽香芬芳,茶味由涩转甜,入口香醇,喉清心爽。早茶需浓,润喉清目;午茶要热,利尿散热;夜茶宜淡,安静入脾。

吃讲茶  是民间利用茶馆化解矛盾的一种方式。矛盾双方在茶馆里以喝茶的形式当众辩理。吃讲茶时,当事人由双方亲戚陪同,彼此讲述理由,茶客则根据事实判断是非,化解矛盾。

茶礼 堂倌冲茶也有很多讲究,如用两个手指半揭客人的壶盖,长嘴点三点,使茶叶在开水中翻滚加速泡开,称为“凤凰三点头”。别人对自己敬茶时,要用二中指骨蜷起在桌上敲几下,以示瞌头致谢。向别人敬茶倒至七八成即可,谓之“茶七酒八”。茶溢出茶盅属不礼貌行为等等。茶壶放置的位置也有讲究,茶壶嘴对外表示对人蔑视,因此一般壶嘴要向内。如果两人友好,壶嘴交错,称为“和气茶”。如果要去办事,又恐堂倌收壶,只需把壶盖翻转,回转仍可饮用。他人的茶壶忌用嘴喝,否则被视为没有教养。

凡亲朋好友临门,总是先沏上一杯清茶。上茶时,双手托着茶盘献茶,以表示主人的诚意。冲茶时先客人,后自己,以示尊敬。客人在受茶时,要站起身来双手接过主人上的茶杯,以示答谢。上茶后,客人必须呷上一二口,以谢主人的盛情款待,但不能大口大口地连着喝,这样,有欠优雅。最好不要将茶壶中的茶水喝干,使壶中保留一些剩茶,这剩下的茶水叫“浓头”,以便再冲开水,继续饮用。主人忌用早已泡好的茶来招待客人。即使该茶从未喝过也不行,则被认为轻视客人。主人一般都当着客人的面泡茶捧上,表示敬意。摔坏茶杯被视为极不礼貌的行为,若在人家中作客失手摔坏茶壶、茶杯等,要立时向主人和在座的客人打招呼。即使是主人自己摔坏了茶具,也要向客人说声“得罪,得罪”,以求客人谅解,否则会有待客不敬之嫌。

茶的名称  多种多样,年初一茶中放橄榄称之“元宝茶”,年初五的“路头茶”,莳秧结束“汰(洗)脚茶”,双方评理的“吃讲茶”,行人解渴的“方便茶”,初次上学的“状元茶”,新亲上门的“迎亲茶”,逢凶化吉的“七姓消灾茶”等。农村用锅巴泡开水当茶喝,叫“饭糍茶”,用大麦泡的茶叫“大麦茶”,金银茶泡的茶称“野花茶”,还有“姜片茶”、“青蒿茶”、“薄荷茶”、“菊花茶”等。这些茶价格低廉,又有清凉解暑的功效。

堂倌 在茶馆这个“百口衙门”里谋职有一种特殊技术,由于茶客来自四面八方,因此见多识广,消息灵通,与茶客有一种微妙关系,堂倌练就一手沏茶、端茶、冲茶水等绝活,一手连拿带叠可置十多只茶碗,提大铜吊冲茶干净利落,茶馆以前亦行“响堂”,茶客要红茶或绿茶,堂倌就喊“红眉”或“绿眉”若干壶,如要加菊花,就喊:“绿眉加菊”,全凭口齿伶俐。堂倌雅号“茶博士”。

(四)农村风俗

插秧率先者谓之“开秧园”。农人要在田里焚香、放鞭炮、祭祀土地,谓之“烧路头”,以保丰收。雷击稻田,农人请道士设坛祭祷,以求消灾,保佑太平,妇女三年不到雷击之地。

农历三月二十八日,五月十八日张陵五圣会;七月三十日庙会之期,农民有观看庙会的习俗;六月二十四日,种秧黄梅结束后,有走亲望眷之习,民谚:“种清田秧,望望爷娘”。

(五)商业习俗

农历新年,用红纸缮写“招财进宝、日进斗金、一本万利、黄金万两等合体字。”贴在门庭库仓。元旦、春节整天停业,初二至初四仅上午营业,年初五全日开门营业。年节间,饭菜丰盛。

年初五为路头生日,商人有接路头习俗。年初四夜设素果、三牲祭祀。是夜,燃烛焚香,鞭炮不绝,锣鼓喧天,直至子夜。拜路头,由经理或店主插香先拜,然后按职位依次礼拜。酒敬三巡,焚烧钱粮。年初五夜吃路头酒。有些店铺,拜路头由经理或店主按职位逐个指名就拜,未指拜者为“歇生意”。

理发店十二月二十日开始,贴红纸:“年年旧规,每位加倍”,即理发费应加倍付帐。茶馆店,新年泡茶附赠青橄榄二只,谓“元宝茶”,茶客茶费厚惠。

四、生产习俗

(一)造房

旧时,农户盖房,礼仪习俗十分繁琐,尚有部分相沿至今。

看风水  盖房前,先请地理先生看宅基风水,地理先生根据房主人一家和左邻右舍的生辰八字来推算,选择宅基地方向和确定建屋日期,方向要朝南坐北,略偏西2~10度,谓之“太平向”。避冲犯,择吉日,保平安。如宅基正对桥梁路口、庙宇、河流,有“冲射”之犯,墙上置一石磨,或一镜子,或塑一虎头,方可避凶趋吉。

开木凳  木匠至主家开工,先将正梁超东南搁于马凳,主家站在旁边,将事先准备的喜封一声不响投于地,木匠默然拾起藏之,可以“不失财”。木匠随即将正梁锯一片木头于地,主家拾起用红纸封好,供于灶山上,谓之“开木凳”。是日,主家置备酒肴于匠工,俗称“饮开木凳酒”。

上大梁  俗称“竖屋”。上梁时,堂屋之中置一供桌,上供“三牲”,定升糕,兴隆馒头,甘蔗两根。以取“兴旺隆盛”、“节节高升”吉祥之意。祭毕,将事先备好的镰刀、尺子、镜子、秤杆拴于米筛上,悬在堂屋两边山墙上。这些都称为“压邪之物”,妖魔鬼怪望而生畏,能保安宁。

上大梁时,燃放鞭炮。木匠东,水匠西,挂红绿彩绸,上贴“三星高照”红纸横幅,裹以“龙衣龙袍”(大梁中间裹栈条,东西裹蓑衣,并将衣领各朝栈条)的大梁托起渐渐高升到屋脊。待大梁架上屋脊后,木匠手捧酒壶,往梁上浇酒,一边唱道:“手擎银壶亮堂堂,今日浇酒利四方,男女老少都欢喜,添财添喜添福气”。唱毕,从屋脊下来;又头顶盘子,内盛钱币、兴隆馒头、定升糕、米粉蒸制的“仙桃”和红封银元若干,登梯而上,口唱:“手扶金梯步步上,芝麻开花节节高,祝贺主家千年富,儿孙满堂万代安”。唱毕,主家夫妇在堂屋张开红锦时,木匠又唱:“一阵风来一阵香,恭喜主家造新房,快把锦缎来分开,金银财宝一齐来!”一边唱,一边将红封和仙桃往红锦上抛,谓之“接金宝”。接着,木匠又将盘内之钱币、定升糕、兴隆馒头抛向堂屋等着“接粮”的人群,边抛边唱:“抛梁抛得处处有,四方邻居带喜归,主家量大福气大,八方美名传佳话”。民间传说主家抛梁后,必能日日兴旺,年年昌盛。而四邻乡亲拣到抛梁之物,亦能交上好运。抛梁结束,匠工随即休息,主家照给工资,有的还给双份工资。是夜,设丰盛酒肴款待工匠和帮工。开宴后,主家封以喜钱赏给工匠。工匠再请主家“长长”,意为“长发”。上梁设的酒筵,俗称“上梁酒”,又称“竖屋酒”。待屋面圆断(全部盖好),主家又备酒肴待之工匠和帮工,俗称“圆屋酒”。

烧路头  新屋落成,择吉日进屋,亲朋好友前来送礼祝贺,岳父为婿烧路头(或者舅父为外甥)。正屋的堂屋中置供桌,上供糕两蒸(高升)、猪腿一脚(根深蒂固)、鲤鱼一条(跳龙门)、聚宝盆(一饭锣饭,饭内藏大肚)一只,并把供于灶山上的木头供于路头前,燃烛焚香,燃放鞭炮,焚化钱粮,称为“烧路头”。祭毕,主家拿起银铲在“聚宝盆”内掘之,谓之“掘藏”。是夜,设丰盛菜肴招待亲朋,俗称“吃进屋酒”。

(二)造船

打造一般小农船礼仪较为简单,仅新船下水时备三牲“斋路头”。打造大农船或甲罟帮打新船较为隆重。

造船前请阴阳先生占卜,择日开工。在船基上祭船神,木匠锯一段木头用红纸包好,船主请船匠,发喜钱,置“开工酒”,又称“开木凳酒”。上船梁前由船匠和船主长子用墨斗在船底弹出中心线,称“定圆”,在船底“斋利市”,上船梁后办“定星酒”。上腊闸板时喝“上腊闸酒”。船造好后即将下水时最为隆重,要请客设宴。船主在新船头钉上红绿绸飘带,贴上对联,选吉日良辰,备三牲“斋路头”,鞭炮齐鸣,新船由众人推扶徐徐下水。有人在船梢向新船泼水以示顺风顺水、生意兴隆、如意生财。是日,亲朋前来送礼祝贺,船主设“完工酒”宴客。

(三)造桥

造桥先丈量计算出用料,到开石山处订购石料,待石料毛坯运至造桥处,择吉日破土动工。下桩前祭祀土神,忌克属生肖者观看,以篱阻行,打桥桩时用打死的狗或纸剪的人像丢下水去压邪。造桥时石匠再把毛坯石料当场加工堆砌而成,建桥期间,小孩佩戴红布或桃树牌,上写:“石桥石和尚,自造自身当,速速回家转,自去抱桥桩”字句,大人不让小孩去看造桥,特别是打桩更不让去看,意示避邪。

(四)杂占

农人以杂占卜农业水旱丰歉之年。年初一清晨占风,东北风则熟年,东及东南风则次,西北风则歉。正月初九为天生日,宜雨,曰“天穿”,雨则主(预示)丰。正月初十为地生日,宜晴,雨则“地漏”,主歉。正月十五日,元宵起大风,主油贵,天暖则晴,寒而则雨。三月三,宜晴,麦熟年。谚云:“三月三,晒得沟底白,莎草(多年生草本植物)要变麦”。春甲子宜晴,雨主水。四月十四日晴,熟年。五月十三为关帝生日,俗称“磨刀雨”,有雨无瘟疫。芒种逢壬为入梅,夏至逢庚为出梅,入梅日雨主旱,出梅日雨主水。谚云:“高田只怕迎梅雨,低田只怕送时雷”。小暑忌雷,谚云:“小暑一声雷,依旧倒黄梅”。夏至为前秧之期,忌雷,主雨,谚云:“三莳(莳秧)三送,低田白种”。五月二十为分龙日。雷雨则旱。五月廿一雨,主稔,谚云:“二十分龙廿一雨,石头缝里都是米。”六月初三有雨,主雨多,谚云:“六月初三起个阵,上昼耘稻下昼睏”。夏甲子宜晴,雨则旱。谚云:“夏甲子雨,赤土千里”。七月初七有雨,主谷少。处暑宜雨,白露忌雨。谚云:“处暑雨田里米,白露雨偷稻鬼”。八月廿三雨,俗曰:“灶面荒,米贵”。八月廿四雨,俗曰:“灶前荒,柴贵”。九月十三晴,一冬少雨,谚云:“九月十三晴,钉鞋挂断绳”。秋甲子宜晴,雨则主阴雨。十一月十七为弥勒佛生日,东南风则米贵,西北风则米贱,谚云:“吹我面米不贱,吹我背米不贵”。十二月初三宜阴雨,谚云:“腊月初三晴,阴湿到清明”。冬甲子宜晴,雨则寒,谚云:“冬甲子雨,牛羊冻死”。

五、信仰习俗

(一)民间信仰

《甫里志》载:“吴俗信鬼神,甫里尤甚,疾病则先祷裸而医药。”商店开业、盖房、打船、新娘与产妇未满月入他家者,必置备“三牲”香烛,祭祀财神,俗称:“烧路头”,以保太平,邀利市。乡民尤信鬼神,遇雷击,必置备香烛,设祭台,请道士“打醮”三日,食素求神,保佑太平;盖屋、墓地,必请风水先生看脉定向,避凶趋吉;婚配,必请地理先生命卜,防克求吉。病人病中呓语,疑遇鬼神,一请巫婆“关亡”,送羹饭,焚纸锭,驱小鬼;二请道士“谢土”,备纸马香烛,置“三牲”祭之,驱邪求愈。此俗,随着社会自然科学不断发展,日渐消逝。

(二)祭祀

旧时,祭祖之日为忌日、生辰、清明、七月十五日、冬至、岁时,祭品好差不等,祭毕,焚化纸锭,俗称“过节”。清明之日携祭品上坟祭祖扫墓,祭毕,焚化纸锭悬纸幡于树,谓“挂钱”。间有春秋两社日祭祖于家祠,祭毕,分食“胙肉”。

(三)庙会

民国时期,甪直的出会与庙会名目繁多,一般正月初头猛将会,三月廿八城隍会,五月十三关帝会,五月十八张陵五圣会,逢到干旱求雨。

出会与庙会,大致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游行相类似。群众组成庞大的队伍,沿着一定的路线行走。赶庙会观者云集,仪仗十分隆重,表演者男女老少均有,有对皂隶的,有表演踏高翘的,有表演“扎臂香”的,有表演“蚌舞”的,有表演“荡湖船”的,有表演“打莲湘”的,有舞龙灯的等。旧时,庙会期间,全镇彩灯辉煌,笙笛齐鸣,热闹非常。如果碰到干旱求雨出会,一般免杀生灵,请出铜观音以求神灵洒甘霖,驱除瘟疫。出会一般在晚上,以鬼代表瘟疫,钟魁代表驱鬼者,以示正能克邪。出会时烧锭送鬼,敲锣赶鬼,化点钱钞,以求太平。80年代,农村庙会开始复苏,有甫港城隍庙会和甫田寺基庙会等等。

(四)陋习

算命  算命先生都为外地人。按被算命者的生辰八字,五行相克等来排算凶吉。有用鸟“衔牌”算命;有带阴阳极的“瞎子”算命。90年代前,算命先生都游走四村。后来,都聚居在甪直镇影剧院前的园林小品内。

测字  在一小木盘中放入纸阄,(被测字)者抓阄以阄中字剖析吉凶祸福。

相面  有“麻衣相”、“柳庄相”、“换骨相”等,依据被相者面部轮廓、皱纹及坐、立、行等姿式来预测祸福。

求签  有签筒、签书,将签摇出,据签书内容,以卜吉凶。求得“上上签”为好。

求药  求仙方,即求僧,道签中药方按方服药。求仙丹,取庙前后树皮或香灰服用。求仙水,取神像周围河水或泉水饮服。

看风水  根据全家人的生辰,由“阴阳”排定有无冲、克,用“向盘”定向,论风水好坏。

择日  结婚、造房、做坟等请人按照全家人的生辰,选定无冲克的吉日。

夜啼郎  婴儿夜间啼哭,写几张“天皇皇地皇皇,家中有个夜啼郎,仁人君子读一遍,一夜睡到大天亮”的红纸条,贴在公厕、桥梁、路口等地,让过往人读,求婴儿安睡。

倒药渣  病人服完中药以后,把药渣倒到路中央,让行人践踏,求病愈。

六、渔民习俗

甪直渔民较多,旧时以船为家,一条船就是一个家。前舱、船头用于捕鱼生产,后舱和船艄用于生活,烧饭住宿。渔民有自己的信仰习俗。

(一)信仰

旧时,渔民捕鱼曰“做生意”,信仰“财神”。年初五,备三牲“斋路头”,保佑生意兴隆。渔民信仰“红三教”,佛教中一种派系,罱网帮信仰“天主教”。

(二)忌讳

旧时,渔民捕大鱼季节,首次捕到的鲤鱼忌食,妇女身穿孝服忌摆渡,滚钓帮搭船者忌携带空油瓶。产妇未满月忌入邻船,误入者须赔礼道歉,“斋路头”以示太平。吃鱼不能把鱼翻身,甚至忌说象征覆舟的“翻身”字,如东西翻身改说“涨身”,盛饭忌“沉”音,改称“添饭”。吃好饭,筷子不可搁在碗上,忌船“搁浅”。

渔民还禁止在船头上小便,以免得罪水神而捕不到鱼。妇女上船或下船不能在船头上跨下船或跨上船,只能在船腰或船艄上,不然会触霉头,不吉利。

(三)婚嫁

旧时,渔民的婚嫁在本帮内进行,男女合婚先行定婚,定亲送小盘,备有胡桃、枣子、糕、首饰等。送至女方,婚前两月送大盘,除小盘物品外有衣料、银元等。女方陪嫁物有二条被子及椭圆形的梢桶等。娶亲时燃放爆竹,新郎抱新娘上船,亦有用甘蔗或秤挑方巾,喝和气汤等习俗。吃喜酒时数船联在一起,上遮船篷,宾客在平基上席地而坐,围成一圈,菜肴丰盛。

(四)丧悼

渔民家有人亡故,丧家将船航到亲戚较多的河边停泊,船联在一起,上遮船篷,定尸于船前部举办丧事。死者离船去火(土)葬,船上燃放爆竹,甩碎钵头或碗,以示驱逐野鬼。对吊唁者发白布和白腰带。新中国建立后增戴黑纱,饰白,黄绒花戴到“满七”(49天)。

举丧日备饭菜招待亲友,称“吃豆腐饭”,每“七”用不同食品祭奠亡灵,有“头七团子二七面,三七糕,四七馄饨,五七饭,六七圆子收七酒”习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