甪直岁时习俗

中国古镇联盟2018-10-26 16:04
分享到:

春节

又叫新年。农历正月初一,俗称“年初一”,家家争放“开门爆仗”,以示开门大吉,避邪恶,迎喜神。早晨,幼辈依次向尊长叩头拜年,尊长又率幼辈向左邻右舍贺年,遇人互道吉语。早餐市镇居民习惯吃赤豆年糕团子汤或面条,以取高兴团圆长寿之意。农村家庭则由男主人早起做早饭,烧青菜之类的素菜。还得看风云,以卜田事丰歉。用餐期间不得舀汤,寓意新年出门不逢雨天。是日,亲戚朋友往来,必以茶果招待。茶水中投泡橄榄,称“元宝茶”。妇女们上庙烧香,争烧头香。年初一不讨帐,不借贷,不赊欠,不扫地,不刮锅,不动刀、针,不出灶膛灰,不吃淘汤饭,不回绝求乞,不杀生,不坐门槛,不说不吉利的话。

有些人家还挂神轴,设香案,点香烛,供奉茶果糕点于祖先喜神之前,男女长幼依次瞻拜,叫做“拜喜神”。从年初二起,亲朋间开始互相走访庆贺新年,各备菜肴,互相款待,称之年酒,直到正月十五日才停止。

游保圣寺

详见第十七章《文化体育》第二节《群众文艺》。

小年朝

正月初二为小年朝。女婿或寄儿女分别上岳家和寄父母家拜年。

接路头

正月初五,财神(路头菩萨)生日,五路神为路头,称“五路财神”,五路者,即东西南北中。初四晚上,备牲礼、香烛、钱粮、赴财神庙,焚香迎拜,以邀利市。初五凌晨,家家户户放爆竹,开大门,抢接财神,俗称接路头。各商店也从初五起开门营业。

元宵

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,也称“上元节”。节前数天,成年人为儿童扎制各式各样花灯。元宵当晚,屋檐树上、厅堂楼所,处处彩灯高悬,灯火辉煌。开始“闹元宵”。孩子们便牵着兔子灯,提着狮子灯嘻笑欢奔,大人们敲着锣鼓,穿村走巷,称为“走马锣鼓”。元宵夜赏灯猜谜,舞龙逗狮,敲锣打鼓,挑花篮打莲湘,同时燃放爆仗百响,称为“闹元宵”。因“元宵节”有观灯习俗,又称“灯节”。正月十三上灯,称试灯,十八落灯。各种彩灯名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。元宵食品家家户户都以糕团、蔬品、笋干、麺腐等类煮而食之,称“犒年(腻)羹”。在农村,夜里闹元宵有“煺田角落”的习俗。正月十六起,各项各业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。

龙抬头

二月初二,旧时称祭龙日,又称“龙抬头日”。人们在这一天祈求龙在春耕来临之际及时降雨,保佑风调雨顺。各家早餐将陈年糕油煎后食用,称“撑腰糕”,据说食用后会令人腰脚轻健。

百花生日

又称花朝。二月十二日,以红绢(红纸)系于花树上,或以红纸小旗插花盆或花树旁,名叫“赏红”。据说不给花树赏红,它会气死。

老和尚过江之日

二月十八日达摩老祖过江日,必有风雨。这是因为清明前后,黄河以北渐次解冻,周期性释放冷空气南下,俗称“神鬼天”。

观音生日

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生日,烧观音香。六月十九日观音菩萨修行日,佛会组织老太到观音庙坐庚申修行一夜。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修成正果日,请堂名或宣卷庆祝修行成功得道成仙。解放后,逐年消失。

东岳帝生日

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帝生日,郡城隍庙及崑城隍庙解粮东岳庙。先于二十七日赛会里中。是夜,四乡妇媪,皆赴庙斋宿殿上,谓之坐蒲墩,又名伴圣帝。有到东王庙看社戏的习俗。

寒食节 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。相传春秋时,晋文公回国接位后,许多曾经随从他流亡到国外的臣子,纷纷自我报功,因而得到了重赏。只有介子推不愿封官,没有向晋文公报功,而且扶着他的母亲,到绵山里隐居起来。晋文公觉得自己对不起介子推,派人到绵山去寻他,请他出来做官。但介子推不肯出山做官。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,想用这种方法逼他出来做官。结果介子推母子二人被活活烧死。于是,晋文公规定要在每年的这天禁用烟火烧饭,以寒日表示悼念。后来,我国各地都有扫墓、踏青、插柳、寒食等风俗,并把绵山所在的县改名为介休县,意为介子推永远休息之地。汉代把这一天定为“禁烟节”,家家不能举火。民间敬佩介之推的骨气。为了纪念他,每逢这一天,就不忍心生火做饭,只吃冷食,所以叫做寒食节。现今,寒食节已被渐渐淡忘了。

清明节

一般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。这时候,天气已经渐渐转暖,杨柳返青,百草抽芽,空气清新,万物都显得洁净鲜明,所以叫清明。家家屋檐下插柳枝,也叫“柳节”。民间有“清明不插柳,来生变黄狗”之谚。清明有上坟扫墓或在家祭祀的习俗,俗称“上坟”、“过节”。“上坟”时,在坟上烧香点烛,焚纸洒酒,除草添土,做坟头,插祭幡。凡新娶媳妇必需同往,称作“上花坟”。在农村,倘若有人家逢丧终七而未满周年,则要请和尚诵经礼忏,以添冥福,近亲前往谒拜灵座,谓“过新清明”。清明节前后有吃青团子和焐熟藕(将糯米塞入藕孔煮熟)的习俗,还有人们借此“踏青”春游,小孩子野外放风筝。家家户户插柳门首,妇女结柳叶球戴于鬓角。有小孩的人家,买了烧饼用柳条穿好挂在门首,等到立夏那天给孩子吃,称吃了不“疰夏”。

立夏

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,约在每年5月6日左右。此时万物生长茂盛。在立夏期间,民间有吃咸鸭蛋、蚕豆的习俗。立夏日还有用大秤称体重的习俗,记下立夏时的体重,到立秋日复称一次,看过了一个夏季后体重增减情况。传说,这种风俗三国时就开始了。大人给孩子编结小网袋,内装樟脑丸挂在胸前可避疫祛毒。

端午节

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,又叫端阳节,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。端午本名称端五,“端”是初的意思,“端五”就是初五。

根据《曹斌碑》记载,五月五日是纪念春秋时吴国无辜被杀的功臣伍子胥的日子。传说,伍子胥死后变成涛神,民间就有迎涛神的风俗。后来,这风俗又和纪念战国时代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有关。据说,屈原愤而投罗江自杀后,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,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,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、炸糕的来源。这些风俗传到了国外。日本、韩国的某些地方也有挂菖蒲、吃粽子、龙舟竞渡、竹竿挂鱼等传统习惯。

甪直地区端午节除吃粽子外,要把大蒜头(锤)、菖蒲(剑)、艾草(鞭)等扎在一起,悬于门首、床头,庭院四角洒雄黄酒,以示避邪驱鬼,起杀虫灭菌作用。端午日午时,用苍术、白芷、大黄、芸香、蓬草之类草药在室内外煨灼,据说能避疫祛毒,夏夜无蚊虫干扰。孩子穿黄布五毒衣裤、老虎头鞋、挂雄黄荷包和丝绕小型粽子、腕系五色丝线,额上用雄黄酒写“王”字,以示威武。

五毒衣,又称老虎衣裳。用黄色布料为底,上印“五毒’图案,每组图案中印上一只老虎,用此布做衣服给小孩穿上,可防“五毒”(蛇、蜥蜴、蟾蜍、蜘蛛、蜈蚣)侵犯。

长寿线,即长命缕。用五采丝线揉成索,系在小孩手腕上,男左女右,可以避邪。

雄黄酒,“研雄黄末,菖蒲根屑,和酒以饮”,也叫菖蒲酒。

六月六

即六月初六,牵猫狗到河中沐浴,可以避虱癞。俗谚:“六月六,狗淴浴”。家家户户都在这天晒书籍、衣服,可以不生蠹虫。

雷祖生日

即六月二十四日。老年妇女自初一至二十四日,有吃雷斋素的习惯。

乞巧

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为“七夕”。传说牛郎织女是夕在银河鹊桥相会,民间有乞巧之说。是夕闺中女子在院子里陈设瓜果莲藕焚香礼拜牛郎、织女二星。请求帮助提高刺绣缝纫技巧。人们还吃用面粉、糖、芝麻调匀做成蝶形薄片油氽食品谓之巧果。姑娘预先于隔夜用半碗河水半碗井水和在一起,称鸳鸯水。是日正午置院中曝晒,待其有膜,以绣花针轻轻置于水面上,看它的倒影以测愚拙、智巧,谓之“乞巧”,见水中呈云龙花草状的即为“得巧”,如椎似杵状者为“拙兆”。其实只是女孩子们一种嬉笑乐事罢了。又有捣凤仙花染指甲,傍晚看“巧云”,夜里望流星的习俗。

中元

农历七月三十日,地藏王生日,妇女入庙烧香,是夜家家门前地上插棒香,点香燃烛,名烧夜香,俗称“久思香”,又称“狗屎香”。(详见第二十四章《杂记》第四节《传闻秩事》)

中秋

农历的八月十五日,俗称“八月半”,又在秋季的正中,所以这一天叫做中秋节。中秋佳节有赏月、吃月饼、糖芋艿的习俗。人们看见圆月,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,所以有人也把中秋节叫做“团圆节”,过节时吃的糕饼也做成圆形,叫做月饼。

人们为了祝愿合家团圆,这天晚上,家家户户在庭院中设香案供月饼,配以红菱、嫩藕、柿子、石榴、栗子、白果、糖芋艿等时令瓜果,中间放一香斗,焚香点烛,称为“斋月宫”。有的以线香纸糊成斗,中实香屑,称香斗,斗中燃线香,待香烛燃尽,捧于庭前焚烧月下,俗称“烧斗香”,又称“烧天香”。中秋节有吃月饼、糖芋艿习俗,象征亲人团聚。有以月饼赠亲友。中秋夜,年轻人结伴踏月,盛妆出游,兴尽方归。

重阳

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。有吃重阳糕、喝菊叶酒、赏菊、登高习俗。重阳糕用三色米粉和糖制成,呈红黄绿三色糕,上插三角形纸做的“重阳旗”。1989年开始,“重阳节”为“老年节”。

冬至

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。每年12月22日为冬至日。俗语说“冬至大如年”。古代曾以冬至作为年,礼仪相当隆重,商店、作坊和私塾都停业一天。冬至前一日名小冬,亲戚朋友都要互馈食物,称作“冬至盘”。冬至日,食圆子和南瓜团子。冬至夜,一家团聚,喝“冬酿酒”,吃佳肴,称为冬至夜饭。据说,已嫁出的女儿冬至夜必须返回夫家。冬至夜饭前往往先祭祖,祭毕,焚化纸锭。祭祖后的饭菜必须回锅烧了再食用,否则会丧失记忆力。其实是为了强调“消消毒”。

冬至日,系一年中白天最短之日,谚语“长到夏至,短到冬至。白相夏至日,睏煞冬至夜”。冬至时还有句老话,叫做“有铜钿吃一夜,无铜钿冻一夜”。冬至起九,九九八十一天而寒尽。民间俗视冬至晴、雨,以此预示“干净冬至邋遢年,邋遢冬至干净年”之说。冬至农家农事已毕,争相购物过节,商店生意兴隆,称“冬至汎”。

腊八

农历十二月称腊月,十二月初八便为腊八。相传腊八日为释迦牟尼成佛日,僧尼以莲心、枣栗、胡桃肉、松子肉、桂圆肉、白果等果类和大米煮成粥斋供,并用此馈送施主及附近居民,称作“佛粥”。甪直农家以胡萝卜、山芋、蚕豆、黄豆、赤豆、红枣、荸荠、青菜等加入香粳米、糯米煮成腊八粥,称素腊八;富家以鱼片、肉圆、虾仁、干贝、海参等加入香粳米、糯米煮成腊八粥,称荤腊八。据说喝“佛粥”能健身祛病、消灾降福。

腊八粥的来历传说:很久以前,苏州西园寺里来了个布袋和尚,名叫阿二和尚,当一名“火头僧”,他每天挑水、淘米、汰菜、烧火等,烧火时看见稻柴上有谷子,便摘下剥去谷壳放进布袋。淘米水剩下的米粒,晒干后也放进布袋,地上拾到一粒豆、一棵菜,烘干后都放进布袋。这样日复一日,天长日久,经过三年多的收集,五花八门的食物有两石半。

有一年农历十二月初八,寺里所有的和尚在大殿里讲经、拜忏。管钱粮的和尚也去念经了,忘记开仓取米粮。他佛法大如天,不敢去喊,就想到了乾坤袋,于是就把袋里的积粮倒入锅内煮,煮了一锅粥,和尚吃了味道蛮好,又开胃。后来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都烧这种粥吃,这种做法又传到老百姓家里,成为民间因袭风俗,这种粥就叫“腊八粥”。

廿四夜

农历十二月二十日过后廿四夜之前,各家在室内庭院打扫,俗称“掸檐尘”。有“掸三不掸四”之俗。

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,是灶神登天日,俗称“廿四夜送灶神”。传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灶神会将民间善恶上告于天。旧时,人们为求灶神赐衣食温饱,在廿四日晚用纸竹扎成轿、马车(也有用採折的冬青、松柏作材料),在门前焚烧,称作“送灶”。送灶时将未烧尽之物捡回送入灶膛再烧,大人小孩都要喊:“大大元宝进来了”。祈求上界奏好事,下界保太平。这一天人们以麦芽糖、糯米粉做成“糖元宝”和“送灶团”,上供灶神,让灶神之口被粘,以免向上天说坏话。所以“廿四夜”有吃“大团子”习俗。

旧时,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,东家请长工下番(辞退)时,送给长工一篮子团子作为一年的报酬。故此团也称“眼淚团”。

除夕

农历十二月三十日(小月二十九日)称除夕,又称“大年夜”。意为除旧布新,亲友于前数日相互馈赠,称“年盘节”。以糯米粉拌糖蒸年糕,以牲礼祭祀众神,称“过年”,张贴春联、年画、插松柏备佳肴美酒。傍晚先祭祖,然后合家团聚吃“年夜饭”,称“合家欢”。菜肴数全年最丰盛,各菜都有吉祥名称。蛋饺称“元宝”,肉圆称“团圆”,鸡称“扑扑腾”,鱼称“吃有余”,黄豆芽称“如意菜”,青菜称“安乐菜”,笋干称“升官”,慈姑称“吉祥”。饭后,家人围坐聊天,品尝瓜子、糖果,或者鸣放鞭炮礼花,彻夜不眠,谓“守岁”。长辈用红纸封了钱给孩子,称“压岁钱”。接灶神、祀井,放爆竹三声,为关门爆仗,象征高升。惟市肆帐目,则于是夜一清。

除夕子时即进入大年初一,直至正月十五均为传统“年节”。